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4年山东惠农政策成效显著 农业生产能力提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 14: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4年,山东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把“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各项具体的农村经济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极大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稳步增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产需两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全省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农业增产增收,效益全面提高

    得益于政策、市场、气候等有利因素,全省农业生产加快发展,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增产增收。初步统计,200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453.2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1902.5亿元,增长6.5%;林业60.5亿元,增长2.4%;畜牧业1010.8亿元,增长4.9%;渔业423.7亿元,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5.8亿元,增长16.0%。各业产值中,农、林、牧、渔、服各业所占比重分别为55.1%、1.7%、29.3%、12.3%、1.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11.1亿元,比上年增长6.9%。粮经作物种植面积之比由上年的57:43调整到54:46。2004年,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是今年全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两大亮点。

    (一)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1、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在政策鼓励、粮价上扬和气候适宜等因素的作用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加大了投入和田间管理力度。2004年全省粮食生产在上年增产后再次实现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为3516.7万吨,比上年增长2.4%,综合亩产371公斤,增长4.0%。粮食的增产对于稳定物价、确保粮食安全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夏粮增产1.3%。小麦亩产为340.2公斤,夏粮总产1585万吨,比上年增长1.3%,是2000年之后山东省夏粮生产实现单产和总产双增的第二年。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小麦品质也有了较大提高。

    秋粮增产3.3%。去年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土壤墒情较好、灾情较轻,有利的自然条件为秋粮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省秋粮生产实现单产、总产双增长。全省秋粮单产达401.5公斤,增长6.6%;秋粮总产为1931.7万吨,比上年增长3.3%。

    2、棉花产量大幅度增长。2003年9月份以来,棉花价格不断攀升,棉花种植效益看好,使得2004年全省棉花面积在上年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农户种植棉花更加理性,通过减少亩株数,增大株距等措施,减少了因雨水多造成的不利影响,稳定了棉花产量。全年棉花总产达109.8万吨,增长25.2%。

    3、油料、蔬菜生产稳中有升。由于市场对于食油、蔬菜的需求处于相对饱和的稳定状态,油料、蔬菜的生产基本保持平稳。油料总产369.7万吨,比上年增长2.2%。蔬菜总产量8883.7万吨,增长1.8%。蔬菜生产在保持产量稳定的基础上,倾向于调整品质结构、品种结构,扩大了价值量较高的品种、绿色产品、大棚种植的比重,使蔬菜收入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二)林业生产保持稳定。由于保护耕地等措施的落实,当年造林有所减缓。全年人工造林面积266.8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2.5%,其中,用材林135.5千公顷,经济林55.8千公顷,防护林75.0千公顷。全年板栗产量20.2万吨,核桃产量1.4万吨。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3.0%,提高1.5个百分点。

    (三)克服“禽流感”影响,畜牧业实现增产增效。粮食的增产和畜产品市场趋旺推动了畜牧养殖业的增长,全省肉、禽、蛋、奶均保持稳步增长,其中,奶类生产仍是畜牧业中的最大亮点。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96.5万吨,增长5.2%;禽肉产量223.5万吨,增长9.8%,禽蛋产量432.9万吨,增长1.9%;奶类产量188.7万吨,增长27.2%。受畜禽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影响,畜禽产品特别是生猪和鸡蛋的收益明显提高。

    (四)水产品生产结构优化,产量稳定增长。2004年山东省各级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效益为中心,努力提高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全省渔业生产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水产品总产量718.2万吨,比上年增长1.7%,其中海水产品产量612.1万吨,增长1.3%,淡水产品产量106.1万吨,增长3.9%。以远洋渔业、优势水产品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的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远洋渔业产量达到22.3万吨,增长39.5%,水产品精深加工比例达到61.3%,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水产品出口创汇21.9亿美元,增长19.8%。对虾、海参、大鲮鲆、鲍鱼等优质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6.3万吨、4.0万吨、1.8万吨和0.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3%、34.8%、133.3%和25%。

    二、农民增收创8年来最好水平,农村消费趋旺

    受惠农政策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拉动等因素影响,2004年全省农民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07.4元,比上年增加356.9元,增长11.3%;增速比上年高4.7个百分点,为近8年来的最好水平,总量居全国第8位。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是拉动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全省农村居民人均从第一产业获得的纯收入为1654.5元,增长18.3%。其中,人均农业纯收入为1347.8元,增长19.9%,对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71.8%。林牧渔业纯收入为306.7元,增长11.6%。其中,牧业收入为240.1元,增长8.1%。二是务工环境改善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178.3元,增长7.6%。其中,农村居民在本乡地域内务工得到的收入为625.9元,增长11.9%;乡外务工收入为309.3元,增长10.3%。三是税费减免、粮食补贴等惠农政策落实推动农民减负增收。全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税费支出69.1元,同比减少47.2元,下降40.6%。其中:第一产业税费支出41.2元,下降52.2%;二、三产业等其他各种收费支出27.9元,下降7.3%。粮食直补人均增收12元。

    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2004年全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89.3元,增长12.0%,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为1997年来的最高增速。其中食品支出1000.1元,增长12.2%。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为41.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村市场活力增强。县以下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34.3亿元,增长11.8%。城乡消费差距也由上年的3.1个百分点缩小到2.8个百分点,农村市场明显转旺。

    三、农产品价格上扬,农产品市场供需两旺

    据对全省39个县农产品生产价格的抽样调查:2004年全省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112.3。

    1、农业产品生产价格上升11.4%。受粮食价格持续高价位运行的影响,全省农业产品生产价格有较大幅度增长,比上年上升11.4%。分品种看,粮食类产品涨价幅度较大,价格上升26.5%;油料价格上涨13.2%;蔬菜价格上涨6.1%;水果价格上升7.5%。由于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棉花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加之上年棉价偏高,全年棉花价格有较大幅度的回落,比上年下降11.4%。

    2、林产品生产价格上升10.2%。其中原木上升6.4%,核桃上升4.4%,板栗上升14.1%。

    3、畜产品生产价格上升15.1%。受粮食等上游产品价格大幅上升的影响,畜产品生产价格继续上涨。生猪价格上升28.1%。肉禽价格上升4.3%,禽蛋价格上升14.6%。

    4、渔业产品生产价格上升10.0%。其中海水产品价格上涨9.1%,淡水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同比上升14.3%。

    尽管农产品整体价格水平在高位运行,但全省农产品市场依然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

    四、农村投入大幅度增加

    积极落实国家和省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全省用于“三农”的各项财政性投入达到222.74亿元,增长48.5%;兑现农作物良种推广和农机购置补贴6548万元。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治理专项资金3.8亿元,改造中低产田、复垦土地和建设高标准农田174万亩。编制了面向“三农”发展新兴服务业的专项规划,启动15个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国家引导资金1000多万元,同时省安排引导资金500万元。农村信贷投入不断增加,2004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1340.13亿元,比年初增加234.99亿元,占全部贷款增加额的16%,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农村投入的增加直接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创造了条件。

    五、农村工业实现较快增长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2004年,全省农村工业实现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农村工业户数已达11161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户数的55.0%;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729.63亿元,增长54.5%;实现利润444.55亿元,增长66.2%;实现利税679.52亿元,增长61.7%;利润、利税增幅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5和19.5个百分点;实现销售利润率6.6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04个百分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农副产品加工业也取得较快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产业链延长。全省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在39个工业行业中列第一位,实现利润占制造业的比重列第2位。

    六、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

    进入新世纪以来,山东省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清理了一些直接妨碍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政策,使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护。2004年为提高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加快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组织实施了“绿色通道”培训计划和“西输东接”工程,改善农民外出务工地环境,使劳动力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从2000年以来,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年均在110万人以上,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好时期,其特点:一是城市吸纳劳动力的优势逐渐体现。2004年全省乡外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乡外且累计工作时间6个月以上,下同)中,转向省会城市的占14.2%,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人数比上年增52%;转向地级市的占33.5%,下降1.3个百分点,人数增9.8%;转移到县级市的占30.7%,提高0.7个百分点,人数增12.4%;转移到建制镇的占11.3%,提高1.1个百分点,人数增21.5%。二是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增强。2004年全省转移到省内乡外的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人数增11.1%,占全省转移到省内乡外农村劳动力的51.7%,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转移到第三产业的人数增长7.6%。三是转移劳动力趋于知识化。2004年全省农村乡外转移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已占30.7%,较上年增加了5.6个百分点。四是转移劳动力趋于年轻化。农村外出劳动力以18~30岁年龄段最为集中。五是跨省转移的劳动力增多。2004年全省农村乡外转移劳动力中,跨省转移的占20.9%,比重略有提高。

    2004年,全省农村经济呈现出新世纪以来的最好形势,这主要得益于中央的惠农政策得到了切实的贯彻落实。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农村二三产业比重依然偏低,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艰巨;农业发展的基础仍很薄弱,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农业税制改革后,农村基层财政面临较大困难等。2005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较大考验。因此建议:

    (一)巩固农民增收基础,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2004年全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因首先是农产品价格上涨,这不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因素;其次,减免农业税的惠农措施也已基本释放,难以成为未来的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主动力。因此,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建立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在继续执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前提下,继续加大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政策、制度上保证农民工的权益不受侵犯。加速城镇化进程,以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加强对主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管理,引导其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多年来,由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增加了农民的经营风险。因此,加强对农产品价格的保护和引导,使农产品市场价格保持合理的走向,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要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管力度,引导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守法经营,严厉打击农资行业制假售假,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生产积极性。

    (三)继续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粮食生产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而且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和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虽然山东省粮食已经连年增产,总量大体平衡。但这种平衡只是总量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依然会发生“谷贱伤农”的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粮食的基础地位,坚持粮食生产常抓不懈。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粮食的单产水平和复种指数。二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保持有效的粮食生产能力。三是要继续落实鼓励农民种植粮食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扶持力度,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营销体制。山东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基地,但目前山东省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宽和规范。需要采取更先进的营销手段和经营方略。一要强化农产品品牌意识,用现代化农业管理理念发展农业经济,使我们的农产品既要优质,也要有市场知名度,有叫得响的品牌。二要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引导农民成立类似农民协会的经营组织,联结生产和市场,运用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方法,促进农业的市场化、外向化。三要进一步拓宽营销渠道,以适应较高层次的市场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出口创汇农业,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向农产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实现由粗放农业向集约农业转变。从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目标。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山东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