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本期关注:“地根”收紧 老区住宅楼盘越显金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 12:54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新增土地供应减少,旧城改造不允许开发商参与,厂房用地协议转让大门紧闭

  广州一级土地今年计划供应29个地块,集中在大学城、琶洲和珠江新城三大板块,而老城区住宅供应将受到严格控制,新增土地主要用于公建配套,随着老城区居住环境的不断提高,高素质住宅价格与新区的价差将不断拉大。

  本报讯记者殷小杰报道:广州市新近公布的全年“勾地表”传递出今后的土地供应政策:疏散老城区人口,极为有限的土地资源多用于公建配套。在这一政策导向下,传统老城区内的商品住宅上市量将逐年减少,可谓是“买少见少”,如“地根”继续收紧,楼价高走将是不争的事实。

  老区新增土地多用于配套

  广州市一级土地市场今年计划供应的29个地块共110万平方米新增用地,总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集中在大学城、琶洲和珠江新城三大板块,用地性质以商务办公、旅业用地为主,商住用地不足30%。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提供给开发商的“勾地表”中,传统老城区中的东山区、芳村区的新增土地供应为零;近年来住宅开发和销售量居老八区之首的海珠区,除琶洲外也是无地上市;越秀区仅有大马站一个2122平方米地块,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用途是“商业、住宅”;“西关”所在地的荔湾区,也仅有个别零星地块。最大的一幅是原广州水泥厂用地,土地面积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0万平方米,规划用地性质是“商住、公共服务设施、商业、商务办公”,住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供地计划反应出广州市的城市规划政策导向。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谢晓丹表示,通过严格控制旧城区的住宅土地供应来抽疏老城区人口密度,今后老城区的土地供应,将着重解决公建配套,如交通、商业网点、学校、医院等,住宅建设将引向旧城区外围。事实上,近年来商品房开发热火朝天的海珠区,随着商品住宅大量上市,人口剧增100多万。谢晓丹说,这么多新增人口要吃饭、要消费,巨大的人口压力使城市公建配套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所以,海珠区近几年内的土地供应主要解决商业配套,不再新批住宅项目。

  开发商不得参与旧城改造

  广州市收紧老城区土地供应还表现在旧城改造和危房改造不允许开发商参与的政策上。因为老城区土地用于商品住宅开发,必然要提高容积率,否则不可能有开发利润,而提高容积率又必将增大人口密度。谢晓丹表示,为疏散旧城区人口密度,在危房改造工程中,凡属能回收的直管公房都将被改造为公共绿地或是公建配套,政府在这方面已下了很大决心。

  厂房用地协议转让关闭大门

  而最大的一项政策变动是老城区内原有工厂的易地改造。所有搬迁工厂,原用地全部由国土房管局收回后按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公开出让,彻底改变了原用地方可向开发商协议转让的做法。这一政策,使政府掌握了市内所有面积稍大一点的地块,从而也把紧了土地一级市场的大门。一级市场中老城区无土地供应,易地改造工厂土地原可协议转让的大门也被紧紧关闭,开发商要在老城区内开发,只能到二级市场找地。但有开发商表示,这类空置地大都零星分散,面积小且债务或是官司缠身,开发成本高。一位资深行家表示,今后除白云区和芳村区外,老城区的新增住宅用地供应萎缩,存量土地也越来越少,商品住宅也将跟着“买少见少”,而老城区居住环境随着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改造而得到提高,高素质住宅价格与新区域的价差将不断拉大。

  相关话题:一小时生活圈,别忽略计算步行距离

  “珠江三角洲要发展大交通,建设一小时生活圈,但是规划时也要注意,有快捷的公共交通,也要考虑旅客的步行距离。”香港著名学者陈文鸿博士日前在珊瑚湾畔的一次演讲中表示,一味贪大的规划设计不利于居民的出行。对泛珠三角经济有深刻研究的陈文鸿博士是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任,担任香港规划远景及策略研究小组的专家顾问及香港中央政策组的珠三角研究小组成员,同时还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经济发展中心特约研究员。他表示,规划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除设计快捷的交通干线外,还必须精确计算旅客的步行距离,否则“一小时生活圈”将大打折扣。例如,现在流行的大广场设计,雄伟状观,但旅客下车后摸不着方向,或是要步行一大段路程之后才能乘上公共交通,这意味着要花费不少时间,而且也很累。又如,城市道路并非越宽越好,宽阔的公路会起到阻隔人流的负面作用,特别不利于商业经营,在城市里,公路越宽,路旁商业物业的生意越难做。在经济发达国家与地区,广场与道路的规划都经过精确计算。记者 殷小杰(观宇/编制)(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