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快评路阳
今年“两会”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在传出一阵阵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激奋、喝彩、喜悦声的同时,又从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议案、提案以及发言中透出满腔的慷慨、忧愤、批评的逆耳忠言。
例如,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采访时,既对河北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稳步快速发展做了客观回答,又不加“遮羞”地承认河北在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怒斥2004年地方统计的GDP数字比国家统计的数字总量高出26582亿元的掺假行为。
和谐与矛盾,和谐与不稳定,从哲学的角度讲,是一种对立统一。讲构建和谐社会,不能不充分地估计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深层矛盾——诸如因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地区差距问题,因分配不均造成的强弱冲突现象,因政府服务不周而产生的民声怨言,等等。
可以说,政府之所以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正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少不和谐的现象。讲和谐之道,倡和谐之理,走和谐发展之路,就应把存在的问题、发生的矛盾和可能诱发不安定因素的主客观原因讲透彻,让人们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矛盾发生的症结何在。正视问题,直面矛盾,并不会损害和谐社会的整体形象。用转移、拖延甚至掩盖的办法来对待矛盾,只会更加激化矛盾。
人与人之间需要和睦相处,单位与单位之间需要相互协助,地区与地区之间需要共同发展,而矛盾总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若确有严重的矛盾存在,就该下决心揭开盖子,对症下药,解决是非,平息民怨。绝不能因有矛盾存在,怕曝光揭丑,就借建设和谐社会的幌子,把矛盾和问题淡化成一团祥云,好像那里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构建和谐社会,是目标,也是过程。许多两会代表、委员正是看到这一点,才在向大会提交的议案、提案及讨论发言中,不是只唱“盛世”太平歌和“和谐”单管调,而是摆出了大量问题、矛盾,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在发展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发展,把解决矛盾当成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才会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