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询价机构的定价能力有待提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 14:03 证券时报

    近日“询价第三股”南京港公布的初步询价结果表现出一种“反常现象”,该公司在确定询价区间时“弃高就低”,甚是让人困惑。该公司确定的询价区间为7元/股-7.42元/股,而实际上,从公布的南京港询价对象报价结果看,在34家询价对象报价中,出现在这个价格区间的机构只有5家,绝大多数机构的报价都高于这个价格,其中3家基金公司的报价上限更超过9.3元/股,参与初步询价的唯一一家QFII也给出了8.5元/股-8.6元/股的价格区间上限。

    面对南京港在询价区间确定上的“弃高就低”做法,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解释。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主要体现了管理层对询价制度的爱护。本来,作为发行人与承销商来说,只要投资者愿意接受,股票的发行价格当然是越高越好。不过,作为管理层来说,当然要考虑到发行价格所带来的市场反应,特别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初步询价最后所确定的询价区间太高,这无疑会加大新股发行对市场的抽血作用,并因此招来“询价发行助长上市公司圈钱行为”的指责,甚至招来整个市场对询价发行制度的围攻。若果真如此,那显然是不利于将询价制度顺利地执行下去的。因此,南京港的询价区间“弃高就低”,这显然是对询价制度的一种“呵护”。

    应该说,管理层对询价制度的呵护是必要的。但南京港定价“弃高就低”的做法,显然又回到了“定价发行”的老路上去了,这显然是不符合询价制度出台的初衷的。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尴尬局面,主要是由于询价机构定价能力方面的缺陷所造成的,或者说,询价机构在新股定价问题上缺少应有的理性。

    其实,从南京港最后确定的询价区间来看,其7.42元/股的上限所对应的市盈率已经达到了19.14倍(按新股发行后的总股本计算),这样的市盈率在当前市场形势下,就已经是很高的了。而按照其中的3家基金公司报价上限超过9.3元/股的报价计算,其发行市盈率甚至超过了24倍,这样的报价显然是缺少理性的。而一些询价机构之所以报出这样一些缺少理性的报价来,实际上是这些机构投机心理的一种写照。因为面对“询价第一股”华电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上市首日的大幅炒作所带来的赚钱效应,因此这些询价机构愿意出更高一些的价格来买进新股,而至于南京港的真实投资价值是多少,则很少考虑。于是,这就造成了询价机构的报价上限普遍偏高。

    而实际上,在确定南京港询价对象的时候,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就认真地考虑过询价对象的定价能力问题,最后才确定了34家询价对象的名单,从而使得在三家询价发行的公司里,参与南京港初步询价的询价对象名单户数最少。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的询价机构还是报出了有失理性的报价来。因此,这询价机构的定价能力实在是亟待提高了。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这询价制度的命运也就难以捉摸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询价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