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李德水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通胀和通缩都要防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 10:5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8日电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对于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以官员和委员的双重身份给出了一份独特的解读。

  李德水认为,通胀和通缩都要防范。物价上涨太高不利于经济发展。通货紧缩经济低迷对国家也不好。具体到今年,如何判断通胀和通缩?一方面,两种倾向都要注意。谁也不敢说一定不会发生通胀。投资规模这么大,投资增长这么快,反弹的可能性也很大。因为投
资欲望强劲,需求也很强劲。这是可能发生通胀的一大因素。同时,今年国际油价也还会在高位运行。

  另一方面是通缩问题。1月份CPI上涨1.9%,主要是去年的翘尾因素消失了,而2004年对2005年的翘尾因素只有0.8个百分点。再加上今年春节在2月份,1月份很多指标与上年都不可比,现在说会产生通缩还为时过早。

  是否有通缩的可能,要看今后的供需关系。如果生产能力过剩,市场需求减弱,必然会产生通缩。目前看来,通缩的问题要防范,因为有些行业生产能力很大,如钢铁、水泥、手机等,一旦市场需求下降,物价有可能降下来。粮食也是一个敏感问题。对于通缩,不仅要考虑国内市场,还要考虑国际市场。今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可能比去年放缓,大家普遍预计可能是3%,但不是急剧下滑,还是会较快增长,对我国影响不会太严重。

  李德水指出,制定GDP增长8%的目标,是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是为了更加接近实际。我国GDP增长目标连续几年都定在7%,而实际增长连续几年都超过7%。今年提出8%左右的目标,是可能的,也是需要的,这样的目标和实现结果可能比较相近。

  这有什么好处呢?主要是便于财政预算的编制。为什么我们总说财政超收多少亿?因为财政预算就是按照GDP目标制定的,去年按7%制订,结果经济增长超过7%,所以预算超出。今年预算按照8%制订,超过部分会小一些,这对财政资金管理有好处。同时,央行制订货币供应量和新增贷款调控目标,也是根据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总的来说,今年GDP按8%左右考虑,有利于经济协调发展。

  他还指出,居民消费价格控制在上涨4%的目标,是充分考虑了去年的实际情况,去年CPI上涨3.9%,给今年留有一定余地。今年还有一些涨价的因素,如钢材、煤炭、电力等上游产品的涨价,去年基本上没有传递到最终消费品上,但谁敢说永远不会传递过来?如果传递过来,就会反映到CPI上。今年的国际油价,总体上不应继续猛涨,因为供大于求、生产能力略有富余的基本情况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而且去年石油涨价使得原来高成本、不能开发的油田都投入了运行,从而增加了供给能力。但总的来说,石油还是很敏感的产品,不能掉以轻心。另外,国际钢材市场还在涨价。

  这样看来,CPI涨幅按4%考虑是比较合适的,这样不仅把去年上游产品价格可能传递到最终消费品的因素考虑了进去,还考虑到了今年新的因素。可以说,4%是合理涨幅,不算是严重通货膨胀,是可以接受的。

  在谈到关于房地产价格的问题,李德水指出,应该防止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从世界经济看,2001年美国IT产业泡沫破裂,到2002年7月,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多点降到1200点,跌去70%。1929年大萧条时股市的下滑幅度也没有这么大。本来是要发生危机的,但是房地产业上来了,所以经济没有出现太大波动。这主要是因为美国采取了低利率政策,联邦基准利率只有1%,鼓励社会各界进入房地产业。这是成功的一点。但成功的背后也有泡沫,世界很多地方的房地产业都存在一定泡沫。

  中国房地产价格不是全面上涨,主要是沿海城市房价上涨比较明显,但要采取措施,不能大意。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0%,产业关联度很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同小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可以推动经济健康成长,如果出现严重泡沫,一旦破灭就会影响经济成长和社会稳定。

  现在的房地产价格,统计数字反映的是平均水平。不同类型有不同情况,一个城市里不同地段也不一样。需要防止的是过分炒作。把住房作为投资对象,本来无可厚非,也是公民的权利。但是,过分地投资或投机,甚至人为炒作,会影响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我们还注意到有国际资金投资我国房地产。欧元价格这么高,欧洲人把它换成人民币来中国买房子,觉得很便宜。还有些富裕家庭买两三套房子,等待房价上涨。这样就抬高了房价。(尚晓阳)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