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观点选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 08:01 人民网-市场报

  民意调查为何总忽略农民

  邓伐檀

  新闻点击:中国人如何看美国,如何看美国人和中美关系?近期,有媒体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和专业调查公司的帮助下,就此进行了民意调查,并公布了调查结果。尽
管该媒体发布的报道声称,他们这次是“做了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民意调查”,但实际上,他们调查的只是中国5大城市的部分居民,却根本没有调查过任何一位农民。

  评:这次调查是否真称得上“严格意义”,值得商榷。在当代中国,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城市人口。所以,仅仅5个城市部分居民在调查中表达出来的民意,并不足以真正代表包括广大农村居民在内的“中国人”。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这种只调查部分城市居民、调查结果却被说成是整个“中国人”的民意调查,并不鲜见。日前,上海一家媒体和复旦大学、神州调查公司等合作,开展了“今天我们怎样过春节”的全国30个城市抽样调查,也将农民排除在外。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曾经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本来只是显示有58.2%的中国城市居民对目前的收入水平感到满意,但某些媒体在报道时,则声称是“逾半中国人满意当前收入”。58.2%的中国城市居民就代表了“逾半中国人”,超过8亿的中国农民居然“人间蒸发”。

  在当代中国,不仅农村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而且,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城乡差异,农民在现实生活水平上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在观念上也与城市居民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仅仅对部分城市居民进行调查,忽略农民的声音,是难以真正了解所有“中国人”的民意的。以上面提到的所谓“中国人关注的十大焦点”的调查为例,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0个城市居民最关注的事情包括:通行英语教学、攻克艾滋病、普及私车等。显然,这些被关注的所谓“焦点”,是否也是中国农民最关注的焦点,很值得怀疑。在当代中国,大多数农民所关注的恐怕不是所谓“普及私车”等问题,而是如何为孩子交学费、怎样不再为看病发愁、如何能够不买到假种子、假化肥等。

  在民主意识越来越高涨的当今时代,各种各样的民意调查层出不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难以真正了解民意。但是,调查也必须实事求是、讲究科学。不顾事实,刻意炒作,把仅仅代表部分城市居民民意的调查结果说成是代表所有“中国人”的民意,这势必会对公众形成误导,不仅不是对民意的尊重,反而会有操纵民意之嫌。更重要的是,这些调查将广大农民排除在外,完全漠视农民的欲求,不能不说是对广大农民的歧视。难道,农民的声音就不属于“民意”吗?他们的想法就不值得重视吗?

  《中国青年报》

  如此收支清单

  年挣七千,教育花六千

  马国川

  新闻点击:近日,媒体报道了安徽省濉溪县一名普通农民王传永2004年的“收支清单”:8亩地种一季小麦、一季黄豆,扣除买化肥、农药的费用和一家人的口粮,一年现金收入4100多元人民币,农闲外出帮人打工赚回3000多元,为3个孩子教育支出6000元,电费和其他生活开支1000元。

  评:这份“收支清单”提醒人们,农民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一些媒体在报道农民的收入增长时,只计算他们的收入账,却很少计算他们的支出账。如果只计算计算收入账,而不计算支出账,就不能真正反映农民的经济情况,会掩盖许多问题。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农民收入增长观,在测算及上报农民收入增长实绩工作中,一定要侧重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和实际生活水平。

  在这份“收支清单”里,6000元的教育支出,使已经增收的农民家庭也只能勉强维持家里的收支平衡,根本没有任何的富余钱。在城里人习惯了看电影、唱卡拉OK、泡吧、旅游时,这份“收支清单”上没有一毛钱的文化开支。更令人忧虑的是,假如这位农民家有人不幸患病或者有其他突然情况,就意味着这个农民家庭要背上债务。

  这份“收支清单”深刻反映了农民的教育负担何其之重,沉重的教育负担时时威胁着这个农民家庭,随时都有重新坠入贫苦的危险。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在农村随处可见的一条标语。然而,日益高昂的教育成本,正使一些农村孩子上不起学或面临辍学的境地,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因教致贫”的现象。吉林省农调队的一份调查显示,全省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而农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则增长25.8%。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费用支出成为家庭的最大支出,教育开支正日渐成为农民生活中的“不能承受之重”。

  新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经济发展思路,公共财政更多补贴扶持农村基础教育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教育投入应多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唯有如此,才能让农村的孩子不再输在起跑线上。

  《人民网》

  《市场报》 (2005年03月08日 第八版)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