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为什么收拾残局的总是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6日 11:15 证券市场周刊

    又一家被民营大股东掏空的上市公司新太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 600728 ),选出了它的新任董事长。一看名字“张毅”,好熟啊,原来,张毅就是新太科技前身远洋渔业的董事长。

    想当初,远洋渔业上市( 1996 年 7 月)不久,曾是 30 指数成份股,董事长张毅则以个人持股 3 万股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新闻。

    卖壳数年后,张毅需要重出江湖,收拾残局。此时,他个人的持股市值已由最高时约 180 万元(上市后 10 送 10 , 3 万股变成 6 万股),惨跌至如今仅 20 多万元。

    公开资料表明, 8.3 亿多净资产的新太科技,对外担保 6.1 亿多元(其中 4 亿多系为大股东担保),被大股东新太集团占用资金 1.47 亿元,张毅本人任法人代表的二股东辽渔集团占用 1.08 亿元,三项一加,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已全部作了“他人的嫁衣”。

    虽则新任总裁表态,违规担保纯属原公司高层决策者个人行为,因此并不“合法”,但谁都知道,包括对外担保在内的公司行为,只要法人代表签字即可,到时债权人完全可以前来冻结公司资产(事实上公司 1.72 亿元定期存款已被直接扣划),等待着新太科技的除了 2004 年将发生重大亏损外,恐怕还有更严峻的结果。

    问题是,大股东新太集团持有新太科技 29.9 %,二股东辽渔集团持有 28.25 %,一、二大股东持股仅相差 1 个多百分点,张毅本人还一直担任着上市公司副董事长,董监事及高管成员中来自辽渔集团的也有数人,为什么任由“原高层决策者个人”肆意胡来,连张毅个人财产都急剧缩水?

    在我等局外人看来,新太集团蓄意侵吞上市公司资产,并非无迹可寻,查查近年来的公开信息,至少已露以下“败迹”:

    首先, 1999 年年底新太集团同辽渔集团签订股权受让协议,次年 4 月获国资委批复,不久其持有的股权即遭质押,以后长期处于质押或冻结状态;而且,新太集团入主以来,始终没有披露过完整的资产盈利状况和股权结构。 2002 年 8 月新太科技曾公告,新太集团原七位自然人股东已同美国 TELE FLEX CHINA INC. 公司合资,将实施增资扩股,合资公司资本金 2961.28 万美元,其中邓龙龙等七股东持有 40% ,美方持有 60% 。但直到 2004 年半年报,美方资金才到位 15 %,新太集团资本金才 1.2 亿元(即有一半资本金未到位),所谓增资扩股始终没有完成。

    第二,新太集团入主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即是将其子公司“广州新太科技公司” 100 %股权,以 1.6 亿多元的价格,卖给上市公司,当时声称该企业净利润高达 5800 万元,但自新太集团入主后,新太科技年净利润不过 2000 来万,换言之,新太集团刚一亮相就失却了“诚信分”。

    第三, 2002 年年底,新太科技原总裁叶恒强以“出国参加脱产培训”为由,申请辞去总裁职务,改由翟才忠出任总裁,事后我们才知道,翟才忠同原董事长邓龙龙一样,系持有新太集团 33.156 %股权的并列第一大股东。就这样,两大自然人股东,一个当董事长,一个当总经理,如此设计,显然是为了让上市公司提供巨额担保,以及占用巨额资金大开方便之门。对此,股权仅差 1 个多百分点的国有大股东真的毫无觉察吗?

    民营企业掏空上市公司,最后卷巨款“滑脚”,而让国有二股东“揩屁股”的绝不止新太科技一家。

    同为辽宁公司的 ST 金帝( 600758 ),前几年将股权转让给上海新绿后官司不断,以后股权公开拍卖,由上海两公司接盘,最终还是由辽宁省国资委接了过来重做第一大股东,并重操建筑旧业。这一大圈转下来, ST 金帝净资产却从 4 亿多骤减为 8000 多万。

    上海两家制笔公司英雄和丰华,一家转给本地民企周正毅的农凯,一家转给异地民企北京汉骐,结果两家都弄得元气大伤,农凯系的大盈股份 (600884) 还要重当“英雄”,当年作为不良资产剥离的制笔资产如今摇身一变,居然成了优良资产价值 3 亿多元要重新注入上市公司,可惜被证监会识破不得已而作罢。

    四川的 ST 长控 (600137) 、 ST 绵高新( 600139 ),山东的四砂股份 (600783 ,现改名鲁信高新(资讯 行情 论坛) ) ,内蒙古的 ST 宁窖 (600159) 等等莫不如此。只要国有股东还保留部分股权,开始眼开眼闭(甚至是助纣为虐)的是他,最后收拾残局的也是他,这种情况很值得引起注意。

    在笔者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次卖壳,国有股已经赚得钵满盆满。就拿新太科技来说,辽渔集团原持有 1.18 亿股股权,以 1 元 1 股计成本也不过 1 亿多,转让出去 5000 多万股,就已经拿到 1.78 亿元,加之还占有上市公司 1 亿多现金,公司做得再烂,损失再大,二级市场股价跌得再惨,他也毫发无伤。

    由此又从一个侧面证明,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已时不我待。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