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品牌管理办法出台 八成经销商可能出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6日 11:00 经济观察报 | |||||||||
2005年2月25日,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与往常没有什么区别,此时经销商们可能还不知道,就在今天晚上,他们中一大半人的命运可能就要随着一纸条例发生巨变。 当晚,在国家商务部的官方网站上,赫然出现了《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从2005年4月1日施行之日起适
《办法》已经讨论了三年,然而直到最后征求意见稿时,各方还歧见颇多。据了解,《办法》着重对实施汽车品牌销售的车型范围和时间,汽车生产企业建立完善的汽车品牌销售服务体系,汽车供应商、品牌经销商的资质条件、设立程序、行为规范以及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等作出规定。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办法》中规定汽车品牌销售的核心是授权销售,即品牌销售需经授权,从事汽车品牌销售活动应当先取得汽车生产企业或经其授权的汽车总经销商授权。 这意味着现有的汽车销售模式将要有一个重大变革,因为目前市场中半数以上的经销商都并非授权经销商,他们的奶酪将会被谁拿走呢? 洗牌 2月28日,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面对记者的提问,很多经销商都表示知道《办法》已经出台,但谈起来却讳莫如深,很多人觉得这是个敏感的问题。 亚市3区某个玻璃屋里,刘经理正在对属下卖车的单据进行审核、协调,虽然经历去年的不景气,很多店亏了本,但由于成本控制得当,这间只有5个人的小店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他起初不愿意多说,但聊着聊着,还是忍不住诉起苦来:“几年前,汽车行业还没火起来的时候,我们费了很大劲儿才成了这个品牌的二级店,虽然没有厂家的授权,但我们有正当的进货渠道。我们早在去年就知道《汽车品牌管理实施办法》将要出台的事情,当时紧张了一阵,甚至打算申请厂家的授权,但多方打听后知道,目前我们的资历还远远不够,加上去年经销商的日子难过,就把这个计划搁浅了。” 现在《办法》已经出台,并于4月1日就开始执行,刘经理打算在10月1日前的这段过渡时间里再努把力试试,看能否获得授权,实在不行就“撤退”。 跟刘经理处境相同的经销商不在少数。来源于北京市汽车流通协会的统计表明:北京现有汽车经营资格的经销商逾2000家,2004年实际发生经营行为的1093家。在这些汽车经销商中,从厂家取得品牌特约经销权的汽车经销商仅有200余家,也就是不到1/5。这就意味着,实施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后超过80%的京城汽车经销商将不再有资格从事汽车销售工作。如不能及时获得汽车厂家的授权,或者成为授权经销商的二级甚至三级代理商,他们将面临灭顶之灾。 控制权 长期以来,厂家和经销商之间一直进行着利益上的博弈。《办法》的落地,等于政府部门给了这场无声的战争一个结果。 按照《办法》的规定,目前大部分经销商如果得不到厂家的授权,就只能向已经获得经营许可的特约经销商申请二级以及三级代理商,否则将没有进货渠道。但是否授权的主动权仍掌控在厂家手里。 在采访中,北京某别克大型代理商告诉记者,即使申请作为经销商的二级店,经销商也是需要向厂家请示的。这意味着,如果要做汽车经销商,首先要取得一家汽车生产企业的品牌经营权。更意味着,经销商彻底在厂家面前低头。《办法》出台前,厂家主导的力度已经非常大了。这样的结果会使价格稳定,但稳定的背后脱离了市场的竞争。甚至有专家认为,这无形中帮厂家垄断了价格。规定中的“必须使用厂家的统一宣传标识”等条款无异于在帮助厂家作硬性宣传。 一位资深的车评人说,政策偏向于厂家,过分强调由厂家制订市场游戏规则。这不排除大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向政策部门提出建议,通过产业政策生效的可能。但这种做法似乎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潮流背道而驰。 对中小经销商的洗牌,深得大经销商的人心。一位早已获得授权的经销商表示,那些小店经常通过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恣意压低价格,导致汽车价格不稳定、使消费者不能得到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汽车品牌形象、扰乱了汽车市场的秩序。 合理性 虽然《办法》的出台会对市场的规范起到一定作用,避免经销商相互推诿,便于实现责任追溯,最终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但也有专家表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应规定汽车营销模式如何,这样不利于市场竞争,而应该用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自动进行调控。 《办法》一出,现有的多种汽车经营模式尤其是综合经营模式发生变革在所难免。例如近两年流行的一个展厅放二三十个品牌的汽车,方便消费者选购的汽车超市恐怕就难再生存,毕竟为每个品牌都取得授权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虽然有了《办法》,但在执行上仍有很多空白,例如:厂家能否承担其所有责任?政府部门又如何监管?这样一个重大的变革,政府部门将如何进行监管和审核?从目前厂家来看,记者联系到的几个厂家尚没有完全领会《办法》中的各项条款,甚至有的厂家还表示不知道《办法》已经出台的事情。 一位汽车市场负责人不无忧虑地表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办法》管住了坐店经营的,可能催生一些类似市场“拼缝”的暗卖明不卖的汽车销售企业。 记者在车市采访的时候,很多“拼缝”公然表示,“我们受什么影响?没有公司管,而且拿车也都是从4S店拿,只要我们能卖掉车,4S店有利益就不会不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