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农产品价格上涨成因及其后续影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5日 10:15 证券时报

    编者按

    春节过后,国内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期货价格跟随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上扬,其中,大豆价格上涨了12.78%,豆粕上涨21.12%,棉花、天然橡胶有相当的升幅,玉米、强麦等也有止跌回升的迹象。

    期货价格是重要而敏感的先行指标,其上涨必然反映相关现货价格的未来走向。农产品的上涨,在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使人们对CPI的上扬产生预期。同时,它也必然对证券市场的农业板块施加影响。本报今天拟用四个版的篇幅,对这些话题进行探讨。

    春节期间,国际农产品价格就一改节前的低迷,开始了悄然的上涨。春节后,当中国投资者回到了市场后,才被动地认同了这种上涨。在美国假期(2月21日)的长周末结束之后,农产品价格再次全面暴涨。这次农产品价格的成因、持续性和影响将会如何呢?

    美元贬值推涨价格

    在2004年美国创纪录的6177.3亿美元贸易逆差和日本经济再次出现衰退迹象的情况下,美国去年12月经常账户盈余意外扩大的数据公布后,美元开始走上重新贬值的道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2月的国会证词中表示,美国经济表现良好,美元利率仍将渐进地增加。但随后的美国消费者信心下降,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涨令美国的经济蒙阴。这些都令美元资产的吸引力骤然减弱。美元汇率进一步下跌。

    去年12月,国际市场对美元资产买入量再次下降,加上韩国央行表示计划增加诸如澳元与加元计价的非美元准备金资产储备的消息,打破了格林斯潘在2月4日G7会议上关于“亚洲投资者将支撑美元,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将因而缩小”的预言,推动了美元穿破了6周的低点。

    美元的下跌令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商品价格全面上涨,而根据摩根士丹利2005年1月份的报告,其预测欧元兑美元将会上涨到1.5,也就是说从美元还有15%左右的贬值空间。

    原油上涨增加成本

    春节期间和春节后,国际能源署调低非欧佩克成员国2005年原油供应增长预期,认为2005年世界原油供应仍将紧张,伊朗爆炸案和美国再次面临严重的寒流袭击,令原油价格再次冲击2004年10月的高点55.67美元/桶。原油是基础的工业原料,油价的上涨会造成化工原料的成本和运输费用的增加,从而带来通胀担忧,也提高了农产品进出口的成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国际基金空翻多

    由于2004年全球的自然气候条件十分理想,国际农产品的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比如大豆和棉花2004年全球的产量增长都超过了20%,庞大的供给压力和中国的宏观调控使得全球主要农产品的期价大幅下跌。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基金在商品期货上累积了大量的净空头头寸。去年4季度在产量预期尘埃落定之后,基金的净空头头寸了结达到了顶点。这时美元的贬值和原油价格的上涨促使了基金的平仓。而中国经济全年GDP增长高达9.3%,并且中国在4季度PPI和CPI的持续回落,似乎显示了中国经济在“软着陆”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强劲的上升势头。

    对于中国节后需求的回升的预期,促使了国际基金在整体农产品供应量庞大的背景下,仍然选择了持有相对金属和原油价格处于低位的农产品。国际基金似乎又回到了做多商品、逼仓中国的老路上。

    农产品价格上涨仍将持续

    从全球范围内看,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增长一般相对稳定,只有当如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经济增长变动较大的时候,才会出现需求的较大程度的波动。因此对于农产品价格影响较大的只有农产品自身的供给变化和主要贸易国的货币变化两个因素。

    从货币的因素看,尽管格林斯潘近期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中保持了对美国经济成长的乐观,美国的通货膨胀仍然较低,近期的就业有所增长。但美国的工业生产,制造业指数和领先指标仍然在下降,经常项目的赤字仍在增加。在经历了连续6次的加息后,国际世界对于美国的债务问题仍然感到不安。

    从农产品自身的供给变化看,2004年农产品的大丰产使得农产品整体的供给压力较大,但从未来的角度看,2005年的农业生产将会再次面临“厄尔尼诺”现象的危害。“厄尔尼诺”现象的早期症状是北半球的暖冬,这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已经体现,原油价格在去年4季度的回调就是美国暖冬的体现。从今年的天气状况看,在小麦播种面积扩大的情况下,近期可能出现的“倒春寒”将可能会对返青的麦苗造成危害。而南美方面的干旱已经对其大豆、棉花的产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市场对南美大豆的产量预期比前期调低了7-8%。

    农产品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04年中国CPI从6月份开始持续4个月超过了市场认为的5%警戒线,最终造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在10月28日做出了升息的决定。其中,农产品价格在2003年4季度到2004年1季度的巨幅上涨在这轮CPI的上升中贡献度超过了30%。

    今年1月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来看,1月份PPI较2004年同期增长5.8%,增速连续第三个月回落,而CPI的增速更是持续5个月下滑,显示出中国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大大减轻。但2月份商品价格,尤其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得人们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从PPI的角度看,由于去年1季度农产品价格仍在大涨,所以如果3月份农产品价格不出现非常大的涨幅的话,1季度PPI仍有可能继续回落,但是去年2季度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暴跌,如果2季度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的话,将会对PPI上升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他方面,钢材、电力、煤炭、原油的价格在近期也出现了抬头,二季度能源需求可能会出现季节性的回落,但具体的幅度还很难说。

    另外,去年中国在三农政策取得较好的成绩,国家对于农业的“多予少取”政策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得农民的收入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吸引了不少的农民工返乡务农,从而在广大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民工荒”。工厂的劳动力成本可能会继续增加。

    还有,今年国家对于工业生产的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的监管将会继续加强,中国企业为了增加产量、压低成本在这方面欠帐很多。这方面的投入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总体来看,基础生产要素、劳动力要素、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的上涨的作用将会造成“成本推动性”通胀,这种滞后效应可能在2季度以后才体现出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农产品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