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预期影响行情发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 10:49 证券时报 | |||||||||
□上海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童威 从宏观经济面来看,虽然2005年年初经济数据继续显示出宏观调控的成效,但近来全球基础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国内固定投资热潮的回升,还是给3月份的市场带来不确定因素。从数据指标判断,1季度末将成为宏观政策取向的观察期,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央行上调准备金率或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一月份CPI达到1.9%,虽然同比出现
从政策面看,2月下旬央行正式发布了《200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货币政策基调依然以稳健偏紧为主,偏向于更加市场化的政策手段以及区别对待和有保有压的调控思路。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明确指出2005年通货膨胀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较大,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等关键性问题。我们判断短期内虽然升息压力有所减小,但中长期看2005年加息的可能性依然不减,而且在加息幅度上还存在更大的选择。3月份即是本年宏观经济走向的敏感期,又是市场期待各项政策在两会以后明朗化的关键期,在受季度经济数据和两会政策取向影响的敏感时点,证券市场理所当然呈现出谨慎氛围。 在市场政策方面,经过四年熊市,市场各方对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关切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从近期网上民意调查显示出的“证券市场如何走出困境”提议高居榜首可见一斑。从分类表决制度、IPO询价制度、交易印花税的降低、保险基金直接入市、银行组建基金公司以及企业年金入市等已落实的政策来看,管理层确实对落实“国九条”做了诸多实际工作。无疑,管理层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体现出长远的战略发展思路,对市场的政策也从简单的“治标利好”转变到旨在长远的“治本利好”,我们认为市场信心将在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中逐渐得到恢复。然而,包括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这类重要问题的解决显然非一日之功,问题的复杂性显而易见。这样,现阶段市场的上涨,只能是阶段性的波动。 从中长趋势观察,目前指数仍处于探底盘整的区域。同时基于对3月份宏观经济仍将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宏观政策和宏观调控环境稳中趋紧的判断,预计3月份指数将以先涨后跌的方式运行。当然,部分行业基础数据的强劲增长以及各类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给相关板块公司创造了新的机会,因此,具有行业垄断地位的企业、具有定价能力的企业以及能够转嫁成本风险的企业将获得新的溢价空间。同时在年报披露高峰期,还应关注主营业绩高成长、高分红的股票群,以及实际公布业绩和市场普遍预期差异所造成的风险和投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