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别样的循环经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 00:26 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张佩颖/文

  近期狂刮的环保风暴、能源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引来了更多企业对自己发展方式的反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路已走到尽头,因而,许多企业利用自己的特点寻求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还颇能给人以启发。

  废物利用

  常熟市是我国著名的“服装之乡”。全市拥有各种服装加工企业2300多家,在服装加工中,每天都产生大量的棉布和丙纶丝边角废料,往往被当作垃圾来处理。看到这些被丢弃的边角废料,常熟市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就萌生了循环利用的想法。他们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攻关,终于成功研制出利用垃圾堆里边角废料加工汽车内饰件的科研成果,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常熟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环保型饰件还具有无毒无味、抗拉抗折、安全可靠等多种明显优势。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2004年该公司利用棉布边角废料和废丙纶丝分别为5000吨,与木材内饰件相比较,节约了上万吨的木材资源。

  钢铁厂循环

  沙钢集团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来构织绿色工厂的生产,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现在沙钢集团年产钢360万吨,其中利用废旧钢铁就达到250多万吨。经过炼钢、连铸、轧钢,直接将废旧钢铁变成了优质钢材。同时,该企业还在内部组成了许多小循环,如利用除尘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作为烧结工序的上等原料等。仅这几项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每年就增加效益9000多万元。该企业还形成了废水闭环利用系统,使工业用重复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每年仅节约新鲜水就达两亿多吨,减排有机污染物达到了4500吨,真正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大豆循环链

  利用大豆榨取食用油,大豆也许就完成了使用价值。为构织国内第一个大豆循环利用的绿色链环,2002年,常熟江河天绒丝公司投资3亿元建成了拥有6条生产线、年产9000吨大豆蛋白纤维的专业化生产企业,并以该公司为核心,在常熟市建立了由金成油脂公司、常禾有机肥料公司等组成的绿色产业链环圈。它利用金成油脂公司榨取食用油剩下的豆粕送到江河天绒丝公司来提取大豆蛋白和制取白纤维产生的豆渣,送到常禾有机肥公司生产有机肥作为后一道工序,最后再让有机肥返回到农田去壮苗肥田。在这个新型的大豆绿色循环圈中大豆产生的使用价值则更不可估量。江河天绒丝公司和相关纺织企业利用大豆蛋白纤维已先后开发出了羊绒、棉、羊毛、蚕丝、麻、竹纤维等多种混纺绿色生态产品,畅销美、欧、日、韩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

  环保专家在评述上述现象时指出:发展循环经济要从3个层面上大力推进即资源循环式利用建立循环式绿色工厂促进产业合理集聚。上述实例也印证了专家的论点,看来,循环经济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你想到就能做到。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