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高兴看到《2004中国大陆百富人气榜》的发布,这是胡润先生第二次利用网民在百度上对“中国大陆百富”人物的主动搜索次数作为指标来测量这些财富人物的影响力。这对于胡润先生自己设定的“以《中国大陆百富榜》促进世人更多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家群体,用企业家精神影响社会,鼓励更多年轻人创业”的目标是一种富有意义的客观检测。同时,它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财富人物品牌如何在百富榜的激发下,为他们的主人争夺公众注意力资源。
比较2003与2004年的《中国大陆百富人气榜》,我们可以看到,由《中国大陆百富榜》引发的公众对于百富人物的关注度在上升。在总量上,今年百度网民中对于百富人物的关注度上升了2.8%(加上李彦宏,应不止),而同期百度网民的数量增加为???。而在时序上,2004年《中国大陆百富榜》发表以后,公众对于百富人物的检索次数有明显上升,有72%的百富人物在10-12月的月均被检索次数比1-9月上升了1倍以上。
有意思的是,与去年相比,公众的注意力资源更加明显地向居于榜首的明星财富人物集中。百富榜单公布的10月前后,月均公众检索次数提升4倍以上的25个百富人物中有24人居于人气榜单的前50位;而居于人气榜首20位明星人物的被检索次数平均上升了19倍,相比较之下位于人气榜尾20位的百富人物的被检索次数平均只上升了1倍。全年针对这些百富人物的检索总量中,前20位所占据的“检索量份额”居然达到了93%,而2003年只有70%。这些数据可能反映了人气榜前20 名企业家具有了更多的“公众明星”气质,但从分月数据看,它更可能表达了在一个自由竞争市场上,一般的注意力资源不断向明星品牌集中的普遍现象,因为对于2004年首富黄光裕和二富陈天桥以及去年首富丁磊的检索次数,在百富榜公布的当月,就突破了10 万,远远超过2003年前三名的个人全年被检索次数。
在企业家受关注程度、企业家财富与其企业受关注程度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上,我们可以确信的是,“企业家财富量”与“企业受关注程度”在所选择的百富人物中不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关系,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3。而“企业家受关注程度”分别与“企业家财富量”和“企业受关注程度”之间则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但这种相关关系极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气靠前的财星带来的,当把他们排除在外时,这种相关关系会明显下降,甚至呈现无显著相关的关系。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公众注意力资源向顶级明星财富人物集中的品牌集聚效应。也可以看到那些顶级财富明星可能会比他的财富量更多地牵动公众对于他们所在企业的关注,或者相反,由企业受关注度带动财富明星的人气。
作为一个旁证,我们看到在百富榜之外受到差不多与百富人物同样多的关注的企业家都来自知名企业,如马云、任正非、王石、李东生、柳传志、张瑞敏、杨元庆,他们的月均被检索次数大约在1000次以上,大约与人气榜上的前七名相当。但是,如果剔除百富榜的影响,这七位非百富人物的影响力要远高于百富人气榜上的前七位人物中的大多数。所以,可以下结论说,2004年中,百富榜公布的富人财富量和企业的知名度一起带动了公众对于财富人物的关注。
这次人气榜的测量数据中,还包括一项百富人物所在企业“代表性品牌”的被检索次数。这项数据的操作意义可能需要进一步了解。但是就本次定义下的数据来看,我们注意到“企业家人气”与“企业代表性品牌受关注程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关系,而在“企业受关注程度”和“企业代表性品牌受关注程度”之间存在着较为稳定的关联。这种现象或许可以理解成,当顾客把某个品牌较多地联系到个人化的“使用”情景中去的时候,与之有较为稳定的联系的是“企业”而非个人。
由此,我们看到了财富人物影响力的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