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丽江烟草:“三项创新”驱动“两烟”新跨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 22:40 中国企业报

  李 嫔/文

  丽江,美丽的名字、迷人的仙境,纳西语称之为“依古堆”,意为金沙江转弯的地方。逶迤婉转的金沙江在这里腾挪翻跃,巨龙摆尾,于是便有了“万里长江第一湾”的美称。史迹斑驳的丽江古城传承了千载文明;激流澎湃的“三江并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美丽的泸沽湖和独特的摩梭母系文化又给它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全市120万人口中融集了12个民
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5.8%。丽江市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毗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这里水能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景区景点星罗棋布,尤以高品位、独特性的旅游胜地而闻名于世。丽江,就像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于滇西北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结合部。

  四季如春、雨量丰沛、阳光充足、气候适宜,丽江地区独特的自然气候环境,造就了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也给这里的烤烟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丽江的烤烟种植起步较晚,从1985年开始烤烟种植,20年的岁月融于历史长河,却也恰如弯弯曲曲的金沙江,在澎湃激流中走过了不平凡的创业耕耘的艰难历程……“指点当年飞渡滩,红军伟绩震人寰”,70年前,红军在这里写下了长征路上最壮丽的历史篇章;70年后的今天,丽江烟草在闻名遐迩的长江第一湾肥沃的河套热土上,负重躬行、与时俱进,高屋建瓴谋发展、锐意改革创大业,以“观念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驱动丽江烟草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烟农、政府、客户和企业”的四满意,创造出丽江烟草的新锐品牌,再铸云烟新辉煌。

  耕耘篇

  江千层浪 万家烟农尽开颜

  绿水镶嵌、民风淳朴、文化深厚……形成丽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一块风水宝地。尤其是独特的生物资源优势,为丽江地区的烤烟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云南省烟草丽江市公司成立于1985年,主要从事卷烟销售和烤烟生产经营。丽江烟草企业成立至今,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在做精做强“两烟”主业的同时,积极参与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认真贯彻“狠抓基础、稳中求进”的行业指导思想,积极转变观念,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狠抓规范,使丽江烟草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丽江烟草企业坚持推进科技兴烟战略,依靠观念创新、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连续多年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强势状态。截止到2004年末,全市烟草企业有员工459人,累计实现税利82257万元年末总资产64827万元,负债48748万元。2004年完成烟草收购209646.06担,实现烟农收入9657万元,比2003年增加了1889万元,2004年“两烟”实现销售总额92988万元,实现利税15597万元,其中利润总额9267万元,实现了烟农、政府、客户和企业四满意的目标,为丽江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金沙环绕,玉龙腾飞。人们清晰记得,曾几何时,丽江烟草还是几许点点星火。1985年,烟草生产在丽江永胜片角乡引种成功,在整整20年的时间里,丽江烟草在风雨摇曳中负重前行,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丽江烟草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辉煌。然而,20载蹉跎岁月,依稀如昨。对于丽江的烟农来说,1993年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在丽江政府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下,丽江烟草在资金、物资、政策上也给予重点倾斜和扶持,使丽江烤烟种植得以全面铺开,遍及全区69个乡镇的70%以上,到1993年全区种植面积由1991年的4.2万亩激增到15.5万亩。但是,由于观念陈旧、管理手段落后,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所潜在的危害逐渐显露出来。人们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勤劳耕耘收获的却是自己亲手酿造的苦果:尽管当年收购量达到25.9万担,但未能实现丰产丰收的目的,全区烟草遭受经济损失达3400万元之巨。这无异于春暖乍寒逢霜降,对丽江烟草种植业产生了严重的冲击,极大地挫伤了烟农的积极性,以至于烟农和烟乡的干部职工谈烟色变,怨声载道,丽江烟草生产一度陷入低谷,在以后的几年中,丽江的烟草生产一直徘徊在5至9万担之间。直到1997年,丽江烟草迎来了新的转机,创造了丽江烟草生产的第二个丰收年,当年种植面积8.5万亩,收购18.3万担,烟农收入7486.5万元,仅农业税及附加对地方财税的贡献就达2620万元。然而,也正是这一年,全国烟叶生产的严重超种、超收、超储现象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为确保烟草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国务院出台了控制面积、控制产量的“双控”措施,在这一重大政策调整中,由于盲目生产、信息不灵、管理滞后,丽江未能把握住时机,从而使全区仅得到17万担的指令性收购任务。

  进入新的世纪,丽江烟草企业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对丽江烟草以往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认真总结剖析,认为丽江烤烟产业如果仍然在低水平徘徊,势必面临在调整布局中被逐步淘汰出局的危机。丽江烟草产业的振兴,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烟、科技强烟”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据此进行了科学决策和战略规划,从此揭开了丽江烟草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丽江烟草企业从观念创新入手,树立强烈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由过去的单纯管理型转向管理服务型,从保护烟农利益作为烟草生产的根本出发点,将工作重心下移到烟间地头,将工作做到万家烟农的家中。在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的3年时间内,仅县级培训就达到上千次,受训人员达45000余人之多,通过常年性的对烟农实行全过程技术培训和指导,使每家种烟农户都有一个懂技术、会管理、会分级的明白人,对于每一个生产环节,烟草部门的技术人员都进行现场具体指导,每个县还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确定每年育苗、播种、移栽、追肥、中耕管理、采烤时间等,与此同时,对烟农实行多侧面的生产扶持,为烟农组织充足的优质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物资,以免费、优惠价格或以赊销的方式送到烟农地头、家中,深受烟农的欢迎。通过对烟农进行深层次的政策宣传,鼓励烟农发展规模种植,促进烟叶布局的合理调整,实行合同订单式管理规范种植、收购工作,推行科技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完善明确了12项科技联产承包内容,使责任与科技挂钩,并层层分解落实,从而切实保护了烟农生产的积极性和切身利益。持续的科技培训工作不断得到进一步加强。2004年,丽江烟草企业组织重点种烟乡镇的领导和各县分管烤烟的营销领导到福建、安徽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并邀请省烟草研究部门的专家进行讲课,深入县乡组织烟叶烘烤理论与实作培训,同时,组织烤烟生产一线科技人员到大理、曲靖等地州学习先进的烤烟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交流,极大地提高了烟草人员的思想认识,促进了观念上的转变,为“科技兴烟、科技强烟”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丽江烟草生产终于走出了低谷,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赞扬和认可。2004年,省烟草局对丽江烟草生产增加了3万担烟叶生产、收购计划,丽江烟草企业按照收购计划与烟农签订了22573份烟叶种植合同,共签订种植面积84573亩,签订中上等烟叶收购量19万担,出口备货2.3万担,亩产值达到1141.90元,比上年增加了117.53元,实现烟农收入9657万元,比上年增加了1889万元,创造了丽江烟草生产的历史最好纪录,实现了烟农、政府、客户和企业的四满意目标。

  春风送暖入户来,万家烟农尽开颜,这既是丽江烟草几年来负重前行的辉煌业绩,也是丽江烟农科技兴烟走上致富之路的真实写照。

  创新篇

  锐意进取改革路 高屋建瓴谋发展

  作为丽江烟草实施科技兴烟战略的决策者,丽江烟草企业的领导班子更加感到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要想使丽江烟草生产获得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起完整的科学体系。他们在工作中确立了“市场引导、计划种植、强化科技、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20字方针,首先在区域化调整上从原49个种烟乡镇,调减到25个乡镇的151个行政村,烟叶站点从51个调减到21个13个点,对烟叶生产、管理、收购实现了户籍式管理经营向诚信管理经营过渡,从而实现了由被动双控向主动双控的转变,在使烟农获得规模效益的同时,也为科技兴烟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做好烟叶生产布局的同时,丽江烟草还着力调整品种结构,使品种布局也趋于合理。丽江烟草以烤烟品种种植区划为基础,通过持续不断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确立了“云烟85”、“云烟87”两个当家品种,适度发展红大品种,并建立了与土壤品种特性相适应的施肥、栽培、植保、烘烤管理措施,通过统一供种、“一站一品”措施的推行,提高了单产和品种的质量,适应了烟厂对品种的需求。在进行品种结构调整过程中,丽江烟草突出科技先导作用,与省烟科所等单位合作,完成了“丽江市烟叶种植计算机轮作规划信息系统”、“秸杆还田改良土壤试验示范”、“云烟85、云烟87与YH01、YH02、YNH09新品种品比试验”、“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应用示范”、“丽江市优质烟技术开发研究”等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此同时,丽江烟草还抽派技术骨干力量到示范乡镇进行蹲点示范,全面实施优质烟示范建设工程,通过科技示范、典型引路,对辐射和带动全市大面积生产上质量、上水平起到了很好的科技带动示范作用,在全省组织的优质烟基地建设大田期检查评比中,丽江连续两年位列全省12个地州前茅,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04年,丽江市烤烟漂浮育苗推广工作跻身于全省先进行列,丽江烟草企业创新性推行“三个集中统一”措施,大大提高了壮苗率,降低了育苗成本,保健育苗技术实现新突破,不仅得到了广大烟农的认可,也成为一项先进的管理措施在全省烟叶工作会议上受到表扬,其中两段式少基质漂浮育苗示范的成功,标志着丽江烟草的育苗工作已经再迈上新台阶,无论是在比例上还是在管理上,都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

  随着科技兴烟的推进和实施,丽江烟草企业进一步加强对烟农的服务意识,无论是在肥料投入、施肥水平,还是在移栽工作和大田管理规范化水平上都有了显著提高,并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和完善了以病虫害预测预报为基础的烟草病虫害防治体系和综合防治站的建设,在烟草植保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2004年,丽江市烟草企业共累计发布“病虫情报”12期,对全市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进行了及时预测,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建议,在指导各县大面积烟叶生产的病虫害防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保护了烟农的切身利益,在全省组织的植保交叉检查中,丽江市烟草植保工作取得了全省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与此同时,他们针对烟草收购中的薄弱环节,加大预检制的推广力度,对各县聘用的预检员、验级员进行理论与实作培训,采取持证上岗、深入农户等措施,扎实做好国标培训工作,指导烟农按国标做好分级工作,把提高烟叶质量、提高等级合格率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在农户家中。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烟农对预检制和国标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了收购秩序的正常进行,加快了收购进度,烟叶等级合格率也得到明显提高。随着企业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丽江烟草心牵烟农、情系万家,精心组织、强化服务,进一步完善了烟叶收购站点的硬件建设,烟叶收购站点全面实现了密码封存式验级管理,并通过了省级标准化检查验收,各烟站均建设了烟农休息室等服务设施,使广大烟农对丽江烟草企业增强了信任度和归属感,广大烟农高兴地称赞道,政府的好政策给烟农铺设了致富路,烟草企业则使丽江烟田变成了聚宝盆。

  作为丽江烟草实施科技兴烟战略的决策者,丽江烟草企业的领导班子更加感到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要想使丽江烟草生产获得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起完整的科学体系。他们在工作中确立了“市场引导、计划种植、强化科技、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20字方针,首先在区域化调整上从原49个种烟乡镇,调减到25个乡镇的151个行政村,烟叶站点从51个调减到21个13个点,对烟叶生产、管理、收购实现了户籍式管理经营向诚信管理经营过渡,从而实现了由被动双控向主动双控的转变,在使烟农获得规模效益的同时,也为科技兴烟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做好烟叶生产布局的同时,丽江烟草还着力调整品种结构,使品种布局也趋于合理。丽江烟草以烤烟品种种植区划为基础,通过持续不断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确立了“云烟85”、“云烟87”两个当家品种,适度发展红大品种,并建立了与土壤品种特性相适应的施肥、栽培、植保、烘烤管理措施,通过统一供种、“一站一品”措施的推行,提高了单产和品种的质量,适应了烟厂对品种的需求。在进行品种结构调整过程中,丽江烟草突出科技先导作用,与省烟科所等单位合作,完成了“丽江市烟叶种植计算机轮作规划信息系统”、“秸杆还田改良土壤试验示范”、“云烟85、云烟87与YH01、YH02、YNH09新品种品比试验”、“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应用示范”、“丽江市优质烟技术开发研究”等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此同时,丽江烟草还抽派技术骨干力量到示范乡镇进行蹲点示范,全面实施优质烟示范建设工程,通过科技示范、典型引路,对辐射和带动全市大面积生产上质量、上水平起到了很好的科技带动示范作用,在全省组织的优质烟基地建设大田期检查评比中,丽江连续两年位列全省12个地州前茅,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04年,丽江市烤烟漂浮育苗推广工作跻身于全省先进行列,丽江烟草企业创新性推行“三个集中统一”措施,大大提高了壮苗率,降低了育苗成本,保健育苗技术实现新突破,不仅得到了广大烟农的认可,也成为一项先进的管理措施在全省烟叶工作会议上受到表扬,其中两段式少基质漂浮育苗示范的成功,标志着丽江烟草的育苗工作已经再迈上新台阶,无论是在比例上还是在管理上,都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

  随着科技兴烟的推进和实施,丽江烟草企业进一步加强对烟农的服务意识,无论是在肥料投入、施肥水平,还是在移栽工作和大田管理规范化水平上都有了显著提高,并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和完善了以病虫害预测预报为基础的烟草病虫害防治体系和综合防治站的建设,在烟草植保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2004年,丽江市烟草企业共累计发布“病虫情报”12期,对全市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进行了及时预测,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建议,在指导各县大面积烟叶生产的病虫害防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保护了烟农的切身利益,在全省组织的植保交叉检查中,丽江市烟草植保工作取得了全省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与此同时,他们针对烟草收购中的薄弱环节,加大预检制的推广力度,对各县聘用的预检员、验级员进行理论与实作培训,采取持证上岗、深入农户等措施,扎实做好国标培训工作,指导烟农按国标做好分级工作,把提高烟叶质量、提高等级合格率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在农户家中。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烟农对预检制和国标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了收购秩序的正常进行,加快了收购进度,烟叶等级合格率也得到明显提高。随着企业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丽江烟草心牵烟农、情系万家,精心组织、强化服务,进一步完善了烟叶收购站点的硬件建设,烟叶收购站点全面实现了密码封存式验级管理,并通过了省级标准化检查验收,各烟站均建设了烟农休息室等服务设施,使广大烟农对丽江烟草企业增强了信任度和归属感,广大烟农高兴地称赞道,政府的好政策给烟农铺设了致富路,烟草企业则使丽江烟田变成了聚宝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丽江烟草企业在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国家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为指针,坚持“一要规范,二要改革,三要创新”的工作方针,结合丽江市烟草企业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对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不断进行建立健全和完善,坚持在制度上、机制上做到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所提出的新要求,从而对丽江烟草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决定作用。

  卷烟销售及网建工作取得新突破。新一届领导班子从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经营作风入手,以加强网络建设为突破口,以推行访销配送为核心,变“坐商”为“行商”,变“官商”为“服务商”,密切了批零关系,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卷烟销售计划管理、购进合同管理、运输管理、市内销售管理、价格管理等制度,坚持“一个龙头放水”,只有市公司有权与各烟厂签订合同,各烟厂直接向市公司发货,从而从源头上理顺了市内卷烟流向。与此同时,结合丽江实际,卷烟销售网络建立起了“全面访销,全面配送,访销分离,专销结合”的运行体系,真正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促进全市卷烟流通“大访销、大配送、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形成,并积极推进“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建设,以“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为手段,在市公司层面上实现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无缝联接,加快了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流通转变的步伐。全市确定了32个送货线路,实现了“一个电话订货中心”和“全市一库制集中分解”,确定了5个周转中心实行二级配送。2004年,全市电话订货率、物流配送、入网销售率均达到了100%,电子结算率达到了60%以上,全市卷烟配售网络辐射全市的65个乡镇,辐射人员达110万人,完全实现了“以我为主、归我管理、由我调控”的卷烟销售格局,已经形成了一个合理布局、点线结合、调节市场、方便群众的卷烟销售网络体系。

  居安思危,丽江烟草企业决策者又以企业家和战略家的胆略和胸怀,向人们描绘出丽江烟草发展的新蓝图。丽江烟草企业总经理张卫国介绍说,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烟叶生产自然资源、生态条件和光热资源,云南的烟叶具有国内其它产区不可替代的清香型风格,必然是布局调整增量的首选省份。丽江能不能在未来烟区布局调整中抓住机遇,用3到5年时间建立起20万亩稳定适产的优质烟耕地面积、收购32万担到37万担优质烟叶呢?关键还在于进一步观念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上。在2005年,丽江烟草确立的总体目标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全国烟叶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烟叶生产方针,突出“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的工作重点,继续坚持“双控”不动摇,大力实施“科技兴烟、科技强烟”和丽江烟叶品牌战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励精图治,创新发展。在坚持专卖的前提下,自加压力,超前准备,规范经营,规范管理,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求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做精做强“两烟”产业。

  日出山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0载负重耕耘、20个冬去春回,丽江烟草终于在滇西北这片高原沃土中根深叶茂、造福一方,成为丽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丽江烟草企业也成为丽江市明星企业,走进了全省烟草业的先进行列。我们相信,昔日的丽江烟草,在未来发展中也必将成为滇西北高原的希望之星。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