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焦艳玲报道:日前,记者从北京市统计局获悉,据北京市统计局城调队对2000户城市居民家庭的调查显示:2004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37.8元,比2003年增长12.6%。低收入家庭的收入继续改善,但其增长水平低于高收入家庭。2004年,占20%的高收入组和20%低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634.6元和7400.9元,收入比由上年的3.4/1扩大为4/1。受教育程度和从业情况成为影响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户主(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者)的学历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2004年,收入最低的未上过学的群体,他们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049.8元。收入最高的为研究生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567.3元。另外,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收入增长较快,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收入增长较慢。最高文化群体(研究生)与最低文化群体(未上过学)的收入差距拉大,收入比由上年的2.1/1上升到2.6/1。
学历与收入的高度相关显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智力资源已经成为参与社会分配的重要因素。
被调查人员从事的职业和行业类别对收入有较大影响。调查按居民家庭中户主目前从事的主要职业分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管理人员、商业工作人员等八类。调查显示,2004年,收入高的前3位依次为专业技术人员、机关党群企事业人员和办事管理人员,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8470.1元、18404.1元和16747.0元。收入较低的职业为生产运输人员、服务性人员和商业人员等,他们的人均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职业差别对收入影响明显。另外,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较大。2004年,金融业人员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425.6元,为采矿业者收入的2.3倍。
高、低收入居民的职业和行业类别显示:高收入群体一般文化程度较高,专业技术能力较强,工作稳定;低收入群体的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工作流动性较大,不稳定因素较多。
《市场报》 (2005年03月01日 第二十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