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取得了高速均衡的增长局面,总体看经济发展势头较为健康。2005年1月经济数据已陆续公布,数据表明,国民经济继续在宏观调控的预定目标内运行,工业、物价、出口、金融等多项经济指标呈现良好开局,充分体现了有保有压、有高有低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一季度经济走势做了大致的预测。
一季度GDP增幅将回落
2004年中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5%,增速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经济保持高速平稳运行态势。今年一季度在经济惯性高速增长和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双重推动下,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速将比2004年有所回落,初步预计一季度GDP增长8.5%,比四季度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2005年宏观调控的力度不会减弱,财政和货币政策实行双稳健的政策,投资增长将控制在合理区间,重工业增速将有所减慢,重工业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它的下降将带动整体工业增速的减缓。预计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增速同比减缓7.2个百分点。二是农业增幅减慢。第一产业难以维持去年的高速,预计第一季度增长3.0%,比去年四季度降低3.3个百分点。三是2004年GDP基数较高,不利于今年一季度的较快增长。2004年一季度在各地生产和投资热情持续高涨的推动下,GDP增速高达9.8%,是去年各季的最高增长,去年一季度的高基数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今年同期的增长。虽然与2004年相比,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有所放慢,但是与近年经济平均增速相比,8.5%的速度仍为较快增长区间。
投资需求不会大幅反弹
2004年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和部分行业的过快增长,从全年数据看,宏观调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预计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23个百分点,比2004年全年水平降低5.8个百分点。投资增长继续呈现回落态势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有利于控制投资的过快增长。从货币政策看,2005年货币政策仍较为偏紧。2004年银行货币供应量呈现紧缩的态势,M1和M2分别增长13.6%和14.6%,大大低于17%的计划增长目标。2005年M1和M2的调控目标均为15%,比上年降低2个百分点,贷款总额定为25000亿元,比上年的计划减少了2000亿元。没有出现宽松迹象的货币政策,不利于银行融资的增加。此外,人们对2005年再次提高利率水平的预期较强,近日,媒体传言央行有可能再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种种迹象表明,2005年货币政策仍是较为偏紧的局面,收缩信贷规模,不利于投资的较快增长。二是以控制投资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发挥作用。虽然2004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是相对于9.5%的经济增长率来说,25.8%的投资增速仍然较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5年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优化投资结构,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三是去年一季度的高基数对今年的增长有所约束。2004年一季度投资呈现高速增长,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剔除物季因素实际增长35.4%,甚至高于1992-1993年的投资高峰期。去年一季度的高增长有助于今年一季度的回落。在投资总量增速回落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促进投资结构优化的因素。去年中国农业投资增幅较大,今年这一趋势仍将延续。此外,政府已开始设法跨越基础设施方面的瓶颈制约,这需要相当的投资支持,因此投资的增长率保持在20%-25%是必要的。2005年政府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方面的投资限制会继续,但管制的力度可能会放松,因为控制的目的是改进投资的质量,而不是降低增长率。最近几个月内,我们看到一些高质量钢材项目已获得审批,例如马鞍山钢厂已获准建设一个投资205亿元的扁钢厂项目,因为去年消耗的扁钢有80%来自进口。投资调控将进一步向结构优化、靠近市场的方向发展。
消费品零售额稳步上扬
2004年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3950亿元,名义增长13.3%,实际增长10.2%,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4.2和1个百分点。全年消费呈现先慢后快的增长态势,特别是四季度消费需求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后力。2005年一季度消费需求仍将延续2004年后期快速增长的势头。从主要推动因素看:首先,政府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消费增长。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05年工作重点之一是要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是消费快速增长的政策基础。其次,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使今年农民消费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农村消费有可能成为今年消费增长的亮点。在农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的推动下,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在农村已初显端倪,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将在农村逐步掀起,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核心内容。再次,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继续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2004年住房消费呈现30%以上的快速增长,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汽车销售增速有所减慢,但四季度汽车销售呈现缓慢回升的增长态势,全年增长23.4%,高于消费品零售额的平均增长,汽车和商品房仍将是引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加速的主导产品。最后,服务性消费将快速增长。2003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2004年预计可达到1200美元,在这个发展阶段,居民消费的特点是实物消费不断减少,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不断增加。初步预计,2005年一季度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498.5亿元,增长1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2%。其中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是14%和11%。
出口增速明显高于进口
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实现320亿美元的顺差,比2003年增加70亿美元,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随着出口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特别是高技术产品、机械产品出口份额不断增加,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局面。预计今年一季度出口额将达1562亿美元,增长35%,进口额1489亿美元,增长20%,进出相抵顺差73亿美元。一季度对外贸易的增长面临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双重影响。从有利因素看,一是美元贬值有利于出口增加;二是2005年经济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局面,工业企业扩大国际市场、增加出口的愿望较为强烈。从不利因素看,一是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短期内会受一些影响;二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依然存在,汇率调整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价格优势;三是关税下调的影响。
通胀压力减轻
物价走势已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风向标。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均呈现较高水平,在国家宏观政策的作用下,四季度价格水平稳步回落,2004年居民消费物价上涨3.9%,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3.6%,分别比最高水平回落1.4和1.6个百分点。进入2005年后,物价涨幅进一步减小。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比2004年水平降低2个百分点,这是增幅连续第5个月出现回落。粮食价格涨幅明显下降,由去年的上涨28%降低为今年1月的14.2%,是居民消费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7%,均比去年全年平均涨幅有所下降。工业增速降低,需求趋缓,能源、原材料瓶颈约束得以缓解,有利于生产性物价回落。物价水平进一步回落表明宏观调控的作用进一步显现,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步减轻。预计今年CPI的涨幅约为3%,将会低于发改委计划控制在增长4%的目标。虽然居民消费物价和工业品出厂价和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是,对一季度物价走势不容掉以轻心。这是因为2005年各地上调水、电、燃料和房租等服务价格的意愿较为强烈,从2004年已调省份看,价格上调幅度一般都在10%-20%之间,服务价格对总物价的影响权重约为23.4%,假如服务价格上涨10%,将拉动居民价格上涨2.3个百分点,服务价格将成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从1月数据看,服务价格上涨2.2%,居住类价格上涨5.5%,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0.0%,涨幅均较高,因而公用事业服务价格上涨将是推动今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压力。预计一季度居民消费物价涨幅约在2.5%-3%,工业品出厂价上涨5%左右。
货币政策趋于宽松
2005年国家提出了财政和货币双稳健的政策取向,但是,预计基于2004年后期货币、信贷口子收的较紧,对一些企业的正常生产产生了不利影响,2005年货币政策在控制总量的基础上,结构上将趋于宽松,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政策将在2005年更好地体现出来。从1月数据看,广义货币M2余额为25.78万亿元,同比增长14.1%,狭义货币M1余额为9.7万亿元,同比增长15.3%,比上年12月末高1.7个百分点。预计今年一季度M1和M2的增幅将达到15%左右,比2004年四季度明显加快。2004年9月底国家出台了1996年以来的首次提高存贷款利率的政策,在西方国家连续加息的大背景下,国人对今年再度提高利率的预期较强。但是,从目前中国融资结构看,银行利率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并不大,调整利率引导作用大于实际作用。因而,短期内调整利率的可能性较小。银行控制信贷有可能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即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种种迹象表明,央行调高准备金率的可能性正在增强,这从2004年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就可以预计。去年4月通过上调准备金率,央行冻结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约1100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约2877.5亿元,两项合计央行锁定货币总量4000亿元。而今年的情况是,假定今年存款增长的法定储备占用、外汇占款投放、财政存款回收等因素对超储比例的消长影响均与去年持平,到4月底前央行需要吸收储备已达到去年4000亿元的水平,在不提高准备金率情况下,难以实现如此大额的货币回笼。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方向突变,被认为是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做铺垫,以防止货币政策突然调整引发市场剧烈震动。存款准备金率有可能提高0.5-1个百分点。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目前尚难判断。对于中国来说,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汇率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改革,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时机改革。最好的做法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浮动,第二步是改革汇率形成机制。先调汇率水平就可以为汇率机制改革争取到时间,并减少热钱的压力。汇率浮动的范围可以先调整到5%,在上下5%之间自由浮动,然后可以逐步相机抉择,扩大浮动区间。另外,中国汇率体系应逐渐与美元脱钩,而改为盯住一篮子货币,盯住一篮子货币可以降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体系的作用,有助于调整外汇储备的投资结构。预计年内人民币将升值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