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食品行业进入全面并购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6日 01:43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保持了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在此背景下,2001年以来,食品行业进入了以并购、联合为主题的战略调整期。2004年以来,消费升级、政策推动、标准重建以及外资涌入等内外因素的叠加使得食品行业低集中度现状加速改变,行业并购不断加剧,食品行业正进入全面并购时代

  从1997年开始,食品工业就已成为中国工业部门中的第一大门类。统计资料表明,20
04年度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低于40%且仍在下降通道中,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正从温饱向小康迈进。从国际经验看,这正是食品消费结构加速变化和加工食品需求加速上升的阶段。实际上,2004年以来,消费升级、政策推动、标准重建以及外资涌入、内资合纵等种种内外因素的叠加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传统的低集中度现状加速改变,行业并购战火不断加剧,中国食品行业正处于春秋战国、群雄并起的时代。

  一、食品行业发展态势

  近几年来中国食品工业保持了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使得食品行业的投资价值凸现,尤其是啤酒、乳业、葡萄酒、黄酒等子行业格外引人瞩目。2004年11月18日,古越龙山、浙江致中和酒业等黄酒企业分别在央视2005年广告招标中大额中标,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食品行业的繁荣景象。食品制造业1-11月份实现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4.7%。饮料制造业1-11月份实现利润162.6亿元,同比增长28.8%。

  2004年,能源、原料、运输等价格普遍提高,对年度内各子行业盈利水平都有不同程度影响。但由于食品行业价格传导能力较弱,属于弱周期的消费型行业,同时作为快速消费品行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食品行业这一防御+稳定增长的行业特征在2004年已得到体现,并被多家券商和基金预测为是2005年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行业之一。

  二、食品行业并购态势

  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总数为160家,年增长率为-6.98%,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但是2004年食品行业的并购事件在中国并购市场上颇为风光,中粮集团董事长周明臣在2004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中名列第六位,2004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中美国AB集团、南非SAB集团争购哈尔滨啤酒和日本朝日啤酒及伊藤忠商社入股康师傅两个案例名列其中,成为除零售、金融外2004年中国并购业的关注焦点。

  2001年以来,中国食品行业进入了以并购、联合为主题的战略调整时期。近年来食品行业调整大致分三个板块进行:一是国际企业在中国境内进行差异化强强联合与竞争,如可口可乐与雀巢各出资50%打造雀巢冰红茶,百事与联合利华也各出资50%结盟成立合资公司推广立顿即饮茶系列饮品,两个国际联合体均以中国为竞争舞台争取市场份额,又如美国AB集团、南非SAB集团争购哈尔滨啤酒等;二是国际知名大企业进入中国食品市场,大肆并购国内食品企业,目标直指中国知名的、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中方则以入股方式加盟国外大企业集团,如摩根士丹利、鼎晖和英联参股蒙牛,达能增持光明股份等;三是中国国内知名企业加速对中小企业的收编,加快行业内部的整合,但大都停留在强弱式并购或全国品牌与区域品牌间的联合,如中粮集团并入式重组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华润创业收购苏果超市股权,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对国内啤酒企业的收编等。纵观2004年食品行业的并购案例,可看出如下发展特征,并彰显未来发展态势:

  1、并购渐现产业整合特征,产业并购的纵向联合以求在世界范围内控制资源、网络及抬升产业链条的整体价值,横向联合迎接全球化竞争。食品业的低风险性只有在行业龙头身上才能充分体现,这使得行业利润向大企业迅速集中。食品子行业的并购突出发生在一些产品同质性较强、市场集中度由低向高过渡、易于进行工业化加工(易复制)的领域,如啤酒业、乳业等食品子行业。

  2、食品业界中战略性并购日益成为主要推动力,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传统食品行业市场和销售渠道,积极寻求战略合作,提高中国食品加工制造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以此重新配置资源,通过国际区域分工优势的结合,避开贸易壁垒,扩大海外市场,创造更大的价值空间,如新中基收购法国普罗旺斯食品公司,海通集团引入德国投资与开发有限公司。

  3、食品业界的并购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金额过亿元的并购活动出现频率日增,尤以外资介入的食品并购案为甚,如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以55.8亿港元(合7.17亿美元)的出价,战胜竞争对手SABMiller,竞购哈尔滨啤酒(HarbinBrewery)。其交易规模巨大,足以震撼2004年食品行业并购界。亚洲著名饮料企业日本朝日啤酒及国际贸易集团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收购康师傅饮品控股公司(0322.HK)50%的股权,涉及金额3.848亿美元。外资进入中国的食品行业,争夺大陆市场,不惜重金,交易金额不断放大,体现了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关注程度与投入力度,也成为行业并购的主要力量。

  4、业界并购市场将服务于产品市场的不断细化和龙头企业的规模扩张与产业链条建设。一方面,消费习惯的区域化突显地方品牌与特色产品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消费市场庞大潜力、产品的同质化趋势与企业的低进入门槛抬升了品牌与产业链条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

  5、食品业跨地区并购体现比较价值与成本考虑,但也面临整合难题,如人事安排、文化融合、全国性品牌与地方性品牌处理等问题,凸现并购后整合价值及其重要性。

  6、食品类上市公司中,以母子公司或关联企业为对接平台开展相互间的收购兼并、资产重组与股权转让等活动仍较为普遍,不排除有财务性重组行为,但立足长远的战略性重组与唇齿相依的资源共享目的增加。

  7、食品消费结构、消费习惯与消费层次的变化加速食品行业升级与食品企业盈利模式变化,业界并购市场将服务于产品市场的不断细化、差异化分工和龙头企业的规模扩张与产业链条建设。

  三、食品行业并购趋势分析

  1、中国消费增长与国家政策支持奠定食品行业并购的发展基础

  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恩格尔系数会降到35%左右,消费结构变化加快,由追求数量向营养、多样、便捷、安全转变,行业发展加快,增速将保持在10%以上,并持续20-30年。目前我国正处于该时期,消费增长迅猛。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制订了大力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加快农产品转化等一系列农业产业化政策,在资金、税收、减负等方面给予了多项扶持。2004年1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对包括肉制品、奶制品、饮料等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随着食品安全措施的不断加强,食品行业众多质次量小的企业面临淘汰的命运,为优势食品企业规模扩张与行业整合提供了良机。

  2、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主要基地之一的产业定位加速了国内外产业资本的合理流动

  由于原料和人力成本的优势,加之消费水平的整体提升,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的主要加工基地之一。世界食品业巨头如雀巢等也纷纷在中国设立了食品研发机构,以深度进入中国食品制造业市场。食品业的加工制造基地也呈现出区域性梯度转移的趋势,正由东南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过渡。

  3、行业发展差异与并购主体差异推动食品业界并购递次错位发展

  2004年食品行业在行业标准重塑和产业竞争的推动下,整体快速发展,并购事件持续不断。由于各子行业发展速度不一,资本关注的程度差异大。在成熟度、集中度较低的子行业,并购仍以市场、资源为主要目的粗放横向并购为主;成熟度较高的乳品等行业,巨头们开始寻求产业链上的价值,产业链整合为主的纵向并购开始启动。内资并购加强合纵联合步伐,内引外联,有形成巨头倾向,但尚无取得龙头地位实力。内企跨国并购成为食品行业并购的一道亮点,并购战略思路创新不断;外资对国内食品行业的并购步伐加快,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食品加工属于最为外资看好的国家鼓励外资进入行业。目前全球游资充裕,加之人民币升值预期,为跨国公司并购国有企业提供了资金和动力。

  4、并购呼唤全球视野与专业导航

  食品行业为完全竞争行业,集中度较低,中小企业比例高,技术水平低,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随着行业整合及行业成熟度的提高,行业利润向大企业迅速集中,行业龙头企业将担当起行业资源整合的重任。特别是WTO时代,本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和本土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将是中国民族经济能否在未来真正立足于全球经济的基本保障。食品并购要服务于食品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目前,国内食品企业的资本运作大部分还停留在粗放型并购,主要并购动因除了财务并购外,多为市场、资源争夺性质的并购,缺少精耕细作、消化吸收,大部分企业的运作尚未注重实质整合。行业分工明确,经营细致有效,战略思路清晰,必将成为未来食品行业整合发展的趋势。要促成如此发展格局,人才是关键,不仅需要有一批顺应食品业发展趋势的企业家与行业、技术专家,还需要一批既熟悉行业并购与资本运作又能对食品行业有深刻认识与理解的复合型专家,以充分融合各方资源优势,体现并购的魅力和价值。

  展望2005年中国食品行业并购,国退民进,行业调整,政策春风激化优势食品企业并购动力,并以全球视野促成传统食品产业优化整合。其中,国有资本、民营资本以及外资将各有作为,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主导战略产业并购大势,民营企业渐显并购市场中坚之势,外资续写走入中国乐章,春秋战国,群雄并起,业界并购市场将进一步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中国民族食品行业势必出现新一轮更为迅猛的产业整合。这一趋势在2004年已露征兆,让我们拭目以待2005年谁与争锋。表12004年前11个月子行业利润增长子行业利润增长率(%)焙烤食品制造24方便食品制造13.3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11.3罐头22.4味精 亏损营养、保健食品70.6白酒 46.5啤酒 34.1黄酒9葡萄酒18.9碳酸饮料11.3瓶装饮用水5.4果汁饮料65.9固体饮料4.4茶饮料8农副食品加工业40.5谷物磨制64.7食用植物油降51.5制糖业扭亏、盈利表22004年中国食品行业并购不完全统计并购企业被并购企业并购规模(日)朝日啤酒及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康师傅饮品控股公司3.848亿美元荷兰喜力啤酒集团 粤海啤酒集团5.8亿港元菲律宾快乐蜂食品集团永和大王2650万美元湖南重庆啤酒国人有限责任公司 华人啤酒厂 2000万元新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SCATV公司子公司普罗旺斯食品公司700万欧元华润啤酒有限公司 浙江钱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500万美元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江苏果品食杂公司3.1亿元美国安海斯Anheuser-Busch Limited哈尔滨啤酒股份有限公司50多亿港元嘉士伯亚洲有限公司大理啤酒(集团)有限公司2626万美元香港华宝集团孔雀香精香料有限公司1.5亿元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涉及资产60亿元华润啤酒有限公司(澳)狮王啤酒集团在中国的啤酒业务7100万美元+债务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深宝恒 8亿元上海证券报 湘财证券 并购总部食品行业工作室 王建文范崇东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