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西门子抢注7家国内知名企业商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 11:30 商务部网站

  在线国际商报讯记者范嵬 实习生欧雅丽报道 海信、东林电子、上海德士、中轻青岛分公司、上海奥利玮、广州惠之星、佛山电器照明等企业商标在国外先后被抢注,而这一行动的幕后主使者竟然都是德国知名企业西门子公司。记者日前从商务部有关人士处证实了这一消息。

  去年西门子抢注中国海信商标一案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该案件至今没有得到了结。
知情人士透露,2005年4月14日,海信集团将与德国西门子集团在德国就此事对簿公堂。

  “西门子公司抢注我国知名品牌是恶性抢注行为,它有损于西门子的国际知名品牌形象。”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顺德研究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他介绍,西门子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好多年,也曾与海信公司有过合作。西门子不可能不知道海信这个品牌,且其在国外注册海信商标的时间也是在“海信”被确认为“中国驰名商标”后不久。

  李顺德分析,海信公司曾与西门子协商转让商标权,但西门子公司提出的上千万巨额转让费让此事一再搁浅。“西门子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阻碍海信等中国企业进入国外市场,这一意图是非常明显的。”

  记者从商务部相关部门得到的消息则显示,厦门节能灯企业东林公司也有同样的遭遇。

  “萤火虫”牌节能灯是东林公司1997年培育的照明品牌,经过七八年的发展,“萤火虫”已经成为中国照明行业十大知名品牌和中国著名畅销品牌。当东林公司去年准备进军欧洲市场时才发现,西门子下属的欧司朗公司早在2001年就在德国申请注册“FIREFLY(萤火虫)”商标。东林公司因此失去了进入英国、法国、西班牙等18个国家的机会。

  业内人士表示,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外国企业抢注我国知名商标的现象就已经出现,“同仁堂”就曾经在日本被注册过。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内地企业开始向境外市场阔步推进,我国知名商标在境外遭抢注现象逐步进入高峰期。

  “国内知名商标频频被国外企业抢注的原因在于国内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没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对商标国际注册认识不足。”李顺德一针见血地指出。

  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公布的100多个中国名牌产品的商标有近50%没有在美国、加拿大注册;近60%没有在香港注册;近80%没有在澳大利亚注册。

  “企业在制订发展计划时应长远考虑,增强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强化商标先行意识,企业应对即将打入他国市场的商标提前、及时注册。”李顺德建议企业加强海内外市场监测,密切关注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商标公告》,如发现相同或近似商标,及时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异议,及时反馈侵权信息。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商务部一直关注此类案件,相关的工作也未停止。“为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我们对欧洲一些国家进行了交涉工作,并且已专门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应对措施。”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如是告诉记者。

  而据李顺德透露,海信公司、中华商标协会等将于近日就西门子抢注海信商标一案召开论证会,商讨对策。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