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何时变动货币机制是中国的权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 09:07 中国经济时报

  全球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认为,中国会更愿意具建设性地选择前进方向,而非出于软弱和压力被拉着走,但是,中国和世界各国必须认真谈论和共同应对这些选择可能带来的全球影响

  本报记者 单羽青

  借用上世纪70年代初前美国财长詹·康纳利(JohnConnally)的一句关于美元的著名妙语——“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它是你们的问题”,史蒂芬·罗奇(StephenS.Roach)说:“人民币是中国的货币,但它是我们的问题。”

  最近,针对中国外汇机制改革的相关动态及由此将带来的全球影响,这位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师撰写了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中国的选择”。

  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货币政策现正成为世界金融市场的焦点所在。在报告中,罗奇主要阐述和分析了中国的货币政策走向对于世界金融市场、贸易自由化以及全球经济再平衡等问题的影响。

  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也许能先发制人地阻止美元的进一步向下调整;二、可能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三、可能妨碍全球的再平衡进程。

  中国的货币政策现正成为世界金融市场的焦点所在。罗奇认为,挂钩还是脱钩,以及应盯住什么和何时实施——这些选择只有中国才能并且应该做出。然而,鉴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日益重要的角色,这些选择在全球范围内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它将很可能左右世界金融市场、影响贸易自由化的政治角力,并最终决定全球倾斜经济的再平衡进程。

  罗奇指出,中国在处理货币问题上采取十分谨慎亦合理的态度,衡量各种汇率机制的利弊,而维护整体“稳定”的考虑似乎已压倒内部争议的所有其他方面。对于正处在巨大转型期中的经济体而言,货币联汇被视为是保证其脆弱金融体系稳定的不可或缺的关键。而维持现行联汇机制,中国向失衡世界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国家内部的稳定高于其对全球风险不断上升的考虑。中国有关货币的决定再次提醒人们,在关乎稳定的问题上,中国不会冒任何形式的风险。而什么时候对货币机制做出变动是中国的权利。

  他认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正通过贸易、资金和信息交流,与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因此,中国在货币层面做出的决定,特别是对所谓“美元调整”而言,很多人认为它的重整是世界经济恢复平衡的要素之一。问题是由此调整而需作出的承担却很不平均。截至目前,广义贸易加权美元汇价在过去三年已实际下降了约16%。欧元在调整中承担起最大的责任,同期欧元汇价实际上升了25%以上。相反,亚洲货币却变化不大。盯住美元的人民币更是这样,而日元看来也一样。日元在过去三年的广义贸易加权汇价基本上没有变动。

  他表示,在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不断扩大导致美元进一步疲弱的假设下,进行调整的责任承担份额需要有所变动。在促进全球相对价格结构进一步调整上,欧洲将无法再承担不成比例的重担。现在看来,除非亚洲做出调整,美元进一步贬值不会发生。

  因此,在日元和人民币没有升值的情况下,美元进一步走低的预期受到严重质疑。短期而言,这可帮助遏止美国的通胀升幅并对美国的长期利率产生正面影响;也将为欧洲和日本的出口型经济带来支持。然而,中长期而言,美元不走低,全球相对价格结构重整的进程将会受挫,此举势必把世界经济继续锁定在一个倾斜的增长模式中,继续由过度消费的美国和其他地方的出口型经济带动增长。全球再平衡进程将要令人沮丧地绕道而行。

  不过,当多数人都相信中国拥有开启亚洲货币调整之门的关键钥匙时,罗奇则把矛头更多地指向日本。广义人民币指数仅仅回到2000年初的水平,而日元指数则比五年前水平低了约18%。同时,以美元计算,日本2004年的经常项目盈余为中国同期的约4倍。所以,就货币调整而言,日本比中国拥有更大的行动空间。持相反意见者认为仍在挣扎中的日本经济已日渐感受到来自中国的竞争热力,因此不敢冒险做出有可能进一步削弱竞争力的举动,而日元升值则意味着竞争力减弱。尽管罗奇对这一论点有保留看法,但他认为,这又一次反映出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因为它揭露了存在于亚洲其它地方以至全球范围的紧张关系。

  罗奇指出,这些可能引发的紧张关系是中国货币走向不容忽视的后果,包括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风险等。如果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不变,美元可能上升而欧元和日元则下降。这将有助于遏止美国通胀并对美国的长期利率产生正面影响;此举也可以为欧洲和日本的出口型经济带来支持,进而使全球失衡的状况持久下去。

  他表示,中国可能对尽快推行更具弹性的货币机制所潜伏的危险反应过敏。面对货币争议的僵局,中国在应对上向来没有太大问题,强调会致力推行一个更具弹性的外汇机制,关键是何时落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研究组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综述尽早做出变动将最能符合中国的利益——只要中国不草率地实施资本项目可兑换,那么它从较快落实更具弹性的货币机制可得到的好处,将高于延迟推行所需付出的成本。

  罗奇认为,凭现有可供动用的6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中国肯定能应对更具弹性外汇机制可能带来的过渡波动。专家们以局外人的身份提供意见很容易,然而,很少有人能完全了解中国在过去25年开放改革中曾面对的种种挑战与风险。随着新改革的经济体具有更高的灵活度,中国重整政策结构并使之更具弹性指日可待。崭新的货币机制将是这个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会更愿意具建设性地选择前进方向,而非出于软弱和压力被拉着走。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