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桂浩明:别小看保险资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 05:52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经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已经成为现实。有权威媒体报道,已经有6家保险公司获得开立证券账户或专用席位的确认函,其股票投资业务的申请也已获得保监会的批准。还有媒体报道,已经有保险公司开始在A股市场上下单。受这些信息的影响,近期股市表现活跃,强势特征明显。

  实质多于形式

  不过,也有人提出,现在保险资金入市,更多只是一种姿态,缺乏实质性意义。其理由在于,保险资金追求稳定的收益,是天然的风险厌恶者,因此未必会对高风险的股市有大的兴趣。现在可以直接入市了,很可能是只关注一级市场上的新股申购,而进入二级市场则是象征性的,即便买股票,也是局限于少数股息率高的股票,很难对整个大盘产生持续的积极推动。不能说这样的看法没有道理,保险资金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代客理财资金,其整体上风险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很难想像它会象对冲基金这样在市场上主动出击。不过,话说回来,保险资金也不可能在股市上只是消极被动地运作,其入市后积极操作是大趋势,实际作用也不能小看。

  毫无疑问,保险资金作为社会资金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不可能背离资金的最一般原则,那就是逐利。事实上,保险资金和其它资金一样,也面临很大的创造收益的压力,只是这种压力往往是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体现出来的。然而,尽管如此,目前的银行存款、国债等投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保险资金在盈利方面的需要,因此它们也需要开辟包括股票在内的投资领域。

  另外,运作保险资金很关键的一点是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资金配置,在建立好资金配置格局以后,还是可以安排部分资金从事风险度相对要高一些的投资活动。近几年来,保险资金大量进入基金市场,成为购买基金的主力。而稍微了解市场的投资者都清楚,这几年基金的价格与价值波动也不能算太小,要完全将其视为低风险品种,也未必符合实际。但从实践来看,保险资金并没有因此而回避基金。因此,在承认保险资金在总体上是追求稳定收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也有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

  不单恋一级市场

  至于保险资金是关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一级市场收益率很高,不要说保险资金,就是社会上的其它类型资金,也会以各种方式介入进去。这种状况,过去人们已经看到很多了。现在,新股发行实行询价制,就其效果来看,是提高了发行的市场化程度,压缩了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价差。在这个意义上,今后一级市场的收益总体上是会收窄的。

  另外,以后参与累计投标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可能会扩大,这又会明显降低申购新股的中签率,从而进一步拉低一级市场的收益率。如果人们以去年的新股发行情况为样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按照现行的询价制度来操作,机构专事一级市场申购的收益率大体上也就比货币市场的收益率稍高一点,这对于进入股市的资金来说,吸引力是有限的。当然,作为多元化投资手段的一种,安排部分资金参与一级市场的新股申购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保险资金显然未必会把全部可以入市的资金放在一级市场上,毕竟即便这里能够提供一些无风险收益,但无论是资金使用效率还是实际获得的收益,都是不够高的。

  利润决定流向

  那么,进入二级市场的保险资金,是否就对派息率高的股票感兴趣呢?从道理上说应该是这样。但是,实践表明,股市上的收益,主要还是体现在买卖差价上,分红收益的比重一直是不高的。而且就企业的运行来看,能够长期提供稳定高额现金红利的数量并不多,这里的关键在于企业的盈利状况是要出现一定波动的。而某种程度上,股市的机会就在于能够把握这种波动的节奏,选择处于增长阶段的成长股。在这个意义上,保险资金对高派息率的股票当然会有兴趣,同时对高成长的股票应该也会有兴趣。

  市场实践告诉人们,股市的趋势波动,往往提供了最大的投资机会。对这一点,保险资金自然不可能忽视。因此,客观而言,保险资金重视选股,但也会重视选时。在它们认为合适的投资时机,应该说并不会拘泥于只投资高派息率的股票,高成长股票以及其它有获利机会的股票,都会成为它的选择目标。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上海证券报 申银万国 桂浩明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