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市场形势分析及2005年预测报告》认为,2005年工业生产增速将比2004年有所放缓;电价的调整以及煤电价格联动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价格机制发挥作用,主要耗电产业的高增长趋势将放缓。
【记者刘凌林北京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了《2004年中国市场形势分析及2005年预测报告》。《报告》提出,2005年能源需求增速将有所回落,能
源供求紧张形势将比去年有较大缓解。
《报告》表示,在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放缓的情况下,能源需求增速也比去年有所回落;从能源供给增长潜力分析,2004年电力、煤炭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2005年新增生产能力会进一步增加,电力、煤炭生产仍将快速增长。总体来看,2005年能源市场供求状况将比2004年有明显好转。
由于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工业用电占电力消费的比重持续提高,2004年已达到74%。2004年冶金、化工、建材等主要耗电行业利润继续保持较大增幅,需求拉动的特征仍很明显,由于这些行业近年来固定资本投资的高速增长,2005年其生产能力仍将进一步提高,主要耗电行业的用电量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但同2004年相比,工业用电量增速将有所回落。
《报告》认为,2005年国家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受此影响,2005年工业生产增速将比2004年有所放缓;电价的调整以及煤电价格联动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价格机制发挥作用,主要耗电产业的高增长趋势将放缓。
《报告》认为,随着能源供给能力的较快增长和能源需求增速的相对回落,2005年能源市场供求形势会有较大改善,但能源市场中的一些深层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还没有形成合理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
《报告》建议,首先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其中重点是改进煤电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通过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逐步完善为能源产品的稳定供应提供保障。
其次,需要建立并逐步完善能源产品储备制度,以更好地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建立能源产品储备制度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即能源产品的储备不但要包括政府储备,还必须对企业储备提出要求,并合理确定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储备比例。
三是重视高耗能产品的国际贸易。通过关税调整和完善社会制度等方式,刺激高耗能产品的进口,抑制国内高耗能产品的出口,适当降低能源需求的过快增长,缓解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压力和运输紧张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