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今天正式颁布实施。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我们党在各个时期领导革命斗争的重要纪念遗址和纪念物,正在成为人们参观旅游的热点。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新生事物。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既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创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
教育的具体体现,其意义是多方面的。
发展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是一部光荣历史,是一条光辉道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重温革命历史,重走胜利之路,有助于人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有助于人们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充分开发、利用、保护这些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地铭刻在民众心坎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实践证明,寓教育于旅游之中,是丰富生动和切实有效的。
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中国革命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中国革命斗争遗留的各种纪念物,不但具有政治意义,也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红色旅游的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也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了解革命历史知识,挖掘革命精神内涵,赋以新的时代特色,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推动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的升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发展红色旅游,还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大多数革命遗址位于尚欠发达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把政治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革命老区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项无污染、可持续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红色旅游既是政治创新、文化创新,也是经济创新。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
红色旅游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的一项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创造,这项事业需要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我们要以《纲要》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按照《纲要》的部署和要求,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态度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使红色旅游成为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成为发展老区经济、造福老区人民的重要产业。(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