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农用车产业驶向何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 11:15 证券时报

    日前,山东巨力(资讯 行情 论坛)和飞彩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同时发布了公司主营业务停产的公告。这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同为农用运输车及配件等。加上此前ST黑豹(资讯 行情 论坛)在农用车生产上败北,至此,资本市场中的农用车类4家上市公司中,仅剩福田汽车(资讯 行情 论坛)1家战旗未倒。农用车行业还有没有发展空间和生产价值?企业还能如何转型?

    先天不足+政策夹击

    农用车类上市公司似乎并没有放弃这块市场。“这个产业应该没有问题,不能因为公司的业绩有波动就否定该行业,毕竟还有好几家同行在这个领域做得相当不错。”飞彩股份董秘李靖坦言。“我们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以销定产。”山东一位上市公司的证券事务代表也表示不会淡出该行业。

    的确,这个行业有人进有人出。ST黑豹曾在四轮车生产亏损后,进一步缩减农用车产量,而靠农用车起家的福田汽车却把老本行做的有声有色,在政策不利的情况下稳步小升———2003年农用车达到10.13万辆,2004年达到10.52万辆,增长了3%到4%,整个福田集团约达到20万辆,预计占整个农用车市场需求的1/6。

    不可否认,近两年农用车企业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虽然2003年我国农用运输车行业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升,但2004年却又重新跌入低谷,整个行业最终出现了近28%的下滑。

    雪上加霜的是,去年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对农用车特别是四轮农用车影响极大,农用车产销明显萎缩。

    由于受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影响,目前农用运输车这一称谓似乎已“名存实亡”,现在,三轮农用车被改称为三轮汽车,四轮农用车则被称之为低速载货车。面对自身产品性能的先天不足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等,原来依托低价优势参与竞争的农用运输车因此被逼到了绝境。

    “农用车的国内需求量的确很少,而且厂家分散,但不可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国泰君安分析师张欣表示。据他统计,农用车每年需量也就120万台上下,而目前农用运输车的生产企业达137家。从行业集中度看,四轮农用车前十位企业占据66.24%的份额,三轮农用车前十位企业占据98.53%的份额。值得一提的是,农用运输车与汽车行业的发展一样呈现着分化加剧的特征。

    想说转型不容易

    “农用车转型刻不容缓,一味等待政策扶持是守株待兔,是行不通的”,业内人士忧虑地说。不过,转型也并非一件容易事。现在业内转型大致两种方法,一是三轮车转型为四轮车,二是三轮、四轮车转型为轻型汽车。从产销量来说,可以预见未来三轮农用车的发展要好于四轮农用车的发展。

    但是,从汽车业的进入门槛来看,原来的那些农用运输车企业要想转而生产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其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进入汽车行业相关管制也非常繁多,并且市场不会轻易认同。

    当然,去年相关企业展开了自救运动,飞彩股份董事长洪理芳联合安徽1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递上提案,认为农用车牌照问题不仅影响企业也影响农民需求,但是终因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而无法取得成效。

    不仅技术层面难以快速转型,资金方面也限制了农用车的发展。飞彩股份的公告给出一个信号———银行“雨天收伞”,授信额度锐减,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如何获得贷款以外的资金?张欣建议,在各企业等待相关政策发生变化的同时,尽快开辟新的领域或转行已成有关企业不容回避的现实,而且从发展的角度看,越早采取行动越能争取主动。具体来讲,一方面充分利用壳资源,与相关产业链上的公司进行重组,力求在主业上增加一部分;另一方面把不好维持的业务置换给集团去经营,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农用车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