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风平浪静之下暗流涌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 09:03 证券时报 | |||||||||
获得真知总是从发现谬误开始,认识市场总是从细微处出发。摆在明面上的东西往往不是决定行情发展的关键,变化总是在最不引人注意之处发生。大豆、豆粕长期运行在利空凸现的背景下,而几个月来始终缺乏向下的动力。 时光的脚步一踏入2月份,国内外豆类期价便一如预期向下突破,大连5月大豆与5月豆粕合约双双向下突破了长达三个月的三角形盘整区,而这也恰恰在多
关注供求的相对变化 长期以来,市场的目光集中在全球创纪录的产量、禽流感再度肆虐、中美两国豆农惜售及节后因大量畜禽出栏供应市场而造成的等利空方面,重大利多因素目前一个也看不到。然而就在这样的基本面背景下,大豆期价向下突破后却找不到持续下行的动力。CBOT大豆下破500美分,仅一个交易日便如触电般被急速拉起,日线图上走出罕见的“十连阳”,直扑前期盘整区高点565美分。国内大豆节后一开盘也“如梦方醒”般掉头上行。 对本轮颇具戏剧性的行情转折,分析人士给出的结论是CBOT大豆主力3月合约上商品基金巨大的空头头寸回补向远期迁仓行为造成了大幅反弹。前期商品基金在大豆上持有净空单72714手,创出历史新高。以“空头迁仓回补”来理解此次上涨,很自然地会得出迁仓结束后价格会重新恢复下跌的结论。因为供求关系仍然没有改变,即将到来的现货集中抛售及南美越来越确定的创纪录的产量是很容易就看得到的。 然而,在研究市场走势时,分析人士往往过于注重静态的供求绝对数量的变化,而常常忽略动态的相对数量的变化。事实上,供求的绝对数量的变化并不是推动市场必要性因素,更多情况下,价格变化是在相对数量的巨大变化之下发生的,推动市场变化的三大力量是:利益集团的博弈、库存分布和市场心态。其中行情转折的直接动力是利益集团间的博弈,变数最大的是市场心态。 目前供求形势可以归结为“北半球即将到来的现货集中抛售———节后下游产品豆粕阶段性的消费淡季———越来越确定的南美创纪录的产量”,三大因素似乎全都是重大利空。但如果辩证地来看,除了第三个因素即南美创纪录的产量以外前两因素都是可以向利多方面转化的,在看到北半球即将到来的集中销售时还必须再多考虑一个问题,就是相关的“利益集团”打算在什么价位集中抛售,及这些利益集团是否拥有实现其企图的手段和实力。而集中抛售的时间必须赶在南美大豆大量上市前,从历史上看,北半球那些拥有国际定价权的大豆销售商实现其企图的实力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而节后饲料行业的淡季源于节前大量畜禽出栏供应节日市场,但随着养殖业补栏的全面展开,需求会如何变化不言自喻。 回调是买入时机 从技术看,观察大连5月豆粕的月线图,自去年3月见顶3657点以来连续8个月急风骤雨地下跌,月K线实体越来越小下跌速率越来越平缓,从去年10月起在2110一线企稳,由单边下边转入横向震荡,而下档正是60个月均线和长达3年底部箱体的上沿,很容易感受到抛压趋于穷尽的技术信号。再看日线图,5月豆粕在经过长达3个月的盘整后走出一个三角形后向下突破:仅仅不足一周时间便重返三角形之内,从而在技术上确认了节前的向下突破是空头陷井。 日线图的MACD指标半年来出现连续三次底背离的信号,与CBOT连续图的技术背离信号完全一致,随着近期期价的回升MACD快慢线三度向上交叉构成了强烈的买入信号。从价格结构上来看表现为“不破不立”创出新低后展开了第一波恢复性急速上扬,其目标指向前期盘整区高点2200-2230一线。后期运行节奏有两种可能:一是走五浪上涨的“推动浪”的转势行情,二是走“调整浪”的A、B、C反弹行情。无论哪种走势,回调都是买入时机。回调幅度大致会在第一轮上涨的38.2%-50%之间。 无论从技术周期上还是从基本面的季节周期上,最重要的时间窗口都在今年的4月份,届时南美大豆上市将最终考验市场的承受能力,从而决定此次上涨的性质是阶段性反弹还是转势。目前市场处在技术上看涨,基本面仍看空的矛盾状态,这让我们想起一个比喻:“技术面就像父亲,基本面就像母亲,当父亲与母亲出现分歧时我坚定地站在父亲这一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