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采访中发现,一些企业打着“农”字招牌却缺乏投资农业的热情,有的企业甚至干坑农、害农勾当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有一定带动能力的“农字号”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700多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38家,超过10亿元的有5家,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8户,自治区级龙头企业40户。
岁末年初,记者踏雪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城关镇宏光村。村民李文忠拿出一张“内蒙古河套天然饮料有限责任公司番茄收购过秤结算单”(村民称之为“白条”),“白条”上写着“尚欠番茄款壹仟肆佰零玖圆整”,落款日期为2000年9月2日。记者随后在八一、干召、小召等6个乡镇走访多户农民发现,像李文忠一样,各地农民手持的“白条”从1999年到2000年、金额从二三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农民们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当时种番茄时,政府大力号召,农民也按订单种植,可到卖番茄时,当时作为国有企业的天饮公司却提出先打“白条”、淡季付款的要求。谁知“白条”手里拿了六七年了还兑不了。
金驼药业公司原是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最大的龙头企业。1998年,这个旗实施“麻黄战略”,鼓励农牧民大量种植麻黄草。同时金驼公司向农牧民承诺:从1999年起,连续3年以每公斤1.60元的保护价收购麻黄草。到2001年底,全旗麻黄种植户发展到5586户,占总农牧户的60%,总种植面积达到5.66万亩。许多农牧民不惜一切代价,利用产粮地和新开垦的水地,拉电打井、买苗买肥,把“宝”全压在了麻黄草种植上。但金驼公司在收购农牧民的麻黄草时,在压价打折扣后,却给种植户打了“白条”。随后公司部分职工从农民手中低价回收“白条”后回公司兑现。那些未卖“白条”的农牧民在讨要三年无果后,一气之下翻了麻黄草。不少种植户抱怨说:“金驼公司宣传的这个效益是粮食作物两倍的‘小康草’,现在变成了‘坑民草’!”
“如今一些农字号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关系说到底就是黄鼠狼与鸡的关系!真正一门心思打农业牌、务农事的龙头企业少之又少啊!”采访中某市农业部门一位负责人忿然道。尽管这话说得有些偏激,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些龙头企业打着农业牌,做着非农事的真实现状。
记者在内蒙古西部盟市采访时,某旗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指着公路两旁每隔几百米就竖立一块的广告牌对记者说:“你看这家企业多会作秀,好像这里的沙漠全是他们治理的,这儿的农牧民全靠他们养活着!”这位副部长告诉记者,这家以能源化工为主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打起“生态”牌,在公路两旁显眼的地方种了一些林草,又花低价买回好多别人治理好的林地草地,在大肆宣传其投资生态建设成果的同时,争取回不少国家生态建设资金。当地农民看了“栽”在公路两旁制作精美的广告牌和写在上面的动听标语,都愤愤不平地称这家企业“只栽牌子不栽树”。
记者调研发现,还有一些农业上市公司打着“农”字招牌上市后,背离招股承诺,进行非农扩张,甚至完全转型“脱农”,导致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主业发展后劲堪忧。一位在农业部门工作多年的朋友告诉记者,农业上市公司热衷非农扩张,是这些公司的战略初衷,即不在“做农业”,只是为了获取优惠的政策资源。
一些农业上市公司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坦承,作为上市公司,主观上最低要保证不退出“历史舞台”,客观上要给投资者回报;农业投入期长、回报低,只能从弱势农业跳出去,但“农业”牌子不能丢。
巴彦淖尔市农业局副局长尹兆明认为,“农字号”龙头企业的“背农”现象表明,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还未建立起一种生死存亡的紧密关系,龙头企业宣传的“风险共担,利益均沾”还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从体制上来讲,主要缘于两个不对接:一是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不对接;二是农民分散的经营模式与企业要求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不对接。
凉城县副县长袁晓东认为,无论从企业长远利益还是农牧民利益考虑,靠农牧民发家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应该对基地建设负起责任。比如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从2002年开始,饲料价格一涨再涨,而奶站牛奶收购价格从2002年到现在一分未涨,仍为每公斤1.73元。正常的饲料牛奶价格应为1:1.3左右,而随着饲料的涨价,凉城县目前饲料牛奶价格比仅为1:0.9。而只有牛奶的收购价格随着饲料价格的提高而提高,才能调动农户的养殖积极性,推动奶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巩固公司奶源基地的建设成果。(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