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甘肃公车改革迫在眉睫(地方传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 07:58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记者 阿旦增

  车轮腐败是令许多地方政府犯难的事。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民建副秘书长贾光明调查发现截至2004年末,甘肃省公务车辆总计有2.48万台,这些公车的购置费累计达43.2亿元,而每年产生的使用、维修费高达8.07亿元,如果再加上每年的5.4亿元折旧费用,每年公车消费占到了甘肃省地方财政收入的1/10还多,财政不堪负重;目前甘肃市场运营的轿车每
公里成本费用仅为0.7元左右,而公车成本普遍在每公里6至8元,是市场成本的8-10倍,同时公务车辆中,有一半为省市县等各级领导专用车辆,基本一人一辆,使用效率只是市场运营车辆的1/10。为此,民建甘肃省委员会提出了以“改革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实行货币包干,减少财政负担,杜绝车辆腐败”为主要内容的《关于加快推行公务用车改革》的提案。

  来自张掖市的一位委员一针见血地说,张掖市6个县(区)中,每个县(区)最少的公务用车89辆,最多的达362辆。在车辆养护过程中吃回扣、赚差价也成为隐性财政负担。尤为严重的是,公车私用、滥用已成为公开的腐败现象,损害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形象。公车娶亲送葬、送子女上学入托,甚至举家乘公车旅游等现象普遍,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甘肃省委书记苏荣在讨论时也直言不讳地说,“在公车使用中,很多用来修理零部件的费用,购买了西装、皮鞋,很多百公里耗油过高的原因是兄弟姐妹在共同使用。去年,全省筹措1亿多元,仅给省直机关和离退休人员涨了100元工资,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每年公车浪费竟高达6亿多元。公车改革是一个好主意,大主意,势在必行,是一件早改晚改都要改的事情,要积极推进。”

  “公务用车社会化、市场化,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能够从源头上遏制和杜绝‘车轮腐败’现象。”贾光明对公务用车改革信心十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务用车改革后,节约的财政支出以50%计算,全省一年可节约6.74亿元,如按50万建一所标准化农村学校,可以建1348所这样的学校,也可以用来美化城镇环境……6.74亿对一个欠发达的省份来说,可办的事很多。

  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地公务用车改革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取消公务用车,发放交通费用补贴;二是取消各部门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三是保留各单位现有公务车,但车辆报废后不再换购新车,逐步取消公务用车。贾光明认为改革最彻底、也最受认同的就是货币包干模式,现有公车可以由地方财政部门采用拍卖形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也可以成立公务用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

  记者采访时发现,提到公务用车改革,许多单位的职工均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期待。他们普遍认为沿用几十年的公车使用体制含有很大程度的“特权和官本位”思想,公务用车改革将消除这种不平等。

  《市场报》 (2005年02月22日 第五版)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