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市场失灵 祸在运输垄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 10:00 证券时报 | |||||||||
顾客门庭若市,商家才能赚个盆满钵满,这是最简单的生意经。客运服务作为不折不扣的一种商品,顾客踏破门槛本是件繁荣市场的好事,但在中国却变了味。回家过年的乘客望穿秋水却一票难求;如临大敌的运输部门焦头烂额却难抚民心;偷偷摸摸的黄牛党无孔不入却屡禁不止。混乱的春运市场显现出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春节变成了春劫,商机变成了危机。究竟谁是这种尴尬转变的罪魁祸首?无所不能的经济学也许能给我们些许启示。
铁路、公路等运输部门没有错,他们的提价无可厚非,用经济学的术语讲,他们是理性经济人。众所周知,出门在外的中国老百姓个个归心似箭,也就是说,需求是过量且坚挺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微乎其微的,充分洞悉这一信息的运输部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就是提价,甚至根据某些经济学家的理论,这价提得还不够高,黄牛党的存在就意味着有很多消费者愿意为车票付出更高的价格,车票价格还有飙升的潜在空间。如果运输部门愿意,他们完全可以再次提价,将黄牛党占据的市场份额挖过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到票贩子腰包里。 黄牛党也没有错,在市场经济里,“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票价并未高入云霄吓跑多余消费者的背景下,黄牛党成为了资源配置的助力器。在他们“看不见的手”调配下,价高者得的市场规律发挥了效力。所以,只要黄牛党提供的车票不是赝品,他们在经济学框架下就没有错,甚至可以说他们是市场经济的潜在“稳定器”。 乘客更没有错,虽然有经济学家将春运危机归罪于乘客不理性的需求扩张,但这是站不住脚的,乘客不理性的“归家潮”源自于理性的“离家风”,正是对少数发达地区趋之若鹜的劳动力流动才引致了春运需求的井喷式爆发,而区域经济发展的参差不齐再怎么说也不是乘客的错。 谁都没有错,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市场错了!抖个经济学“包袱”,就是“市场失灵”了。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价格机制,价格调节供求,使得资源合理配置,买方卖方皆大欢喜。但在春运市场,供给是受限制的,铁路运输是垄断,公路运输也是严格控制,所以无论价格如何调整,供给总是无法和需求相匹配,各种混乱也就应运而生。要知道,经济学经典的“凯恩斯定律”说的是“需求决定供给”,而不是“需求决定价格”,春运需求大客观上呼唤供给的同步增加,而不是纯粹的价格上涨。 所以,化春运危机为商机,本质上需要运输市场的供给更具有弹性,只有准入更为自由的竞争性市场才有可能带来供需两旺的双赢结局。而在此之前,身为上帝的消费者品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总是在所难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