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江南大宅门(连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 02:21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陆士虎

  三十三

  如同秦代吕不韦在帮助始皇帝坐稳江山后,又编《吕氏春秋》为赢政万代基业呕心呖血,但赢政却要杀吕不韦一样,孙中山逝世后,张静江在致力于建设的过程中,却与蒋介石
的矛盾也逐渐激化。张静江以元老自居,我行我素,不仅敢不买政府的账,即使是蒋介石的意见有时也不放在眼里。蒋介石原拟以路矿权利向德国借款,从杭州建造浙赣铁路通至南昌,一次建成重轨。而张静江则着眼于牟取高额利润和早些还本,坚持主张先造杭州至江西一段,由他向银钱业借款建造轻轨,认为这样成本低,客货运输费收入短期内即可偿清借款,于是执意动工而置蒋介石的主张于不顾。同时,他对浙江的公路建设也未能与蒋介石的“军事计划”相配合。蒋介石令浙江省首先建造浙赣连接及浙东、浙南山区公路,而张静江出于对实利的考虑,先以全力建成杭州至绍兴的一段公路,成为全省惟一盈利的公路。这都使蒋介石大为恼火。

  这时,张静江与国民党内的一些新贵的矛盾也在滋长。走英美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是张静江的政治思想。他认为只要全力发展资本,国民党的统治即可巩固,因而把戴季陶从理论方面歪曲孙中山的主张,陈果夫鼓吹的“合作运动”、“二五减租运动”等统统视为多余,致使陈果夫通过省党部推行“合作运动”和“二五减租”方案在浙江一筹莫展。

  此外,张静江在浙江省政府内也四面树敌,他曾因浙江省党部执行委员兼《杭州日报》(民国)社长胡健中发表不利于自己的文章而擅自将其逮捕,结果遭到国民党中央和行政院的电斥;为在省府内争权夺利,他与原来的同乡亲信、省民政厅长朱家骅反目成仇,并借故将其免职。

  张静江的政治独立性越来越难见容于心胸狭隘的蒋介石。蒋介石在统治集团的权利再分配中,必然要以牺牲旧的经济势力为前提,血缘姻亲的利益远比异性昆仲的情谊重要。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地位不断上升,张静江的地位却日趋下降,因而其政治上的失意也在劫难逃。1930年,蒋介石派戴季陶、陈果夫、陈布雷去劝张静江“自动”辞去浙江省政府主席职务。张静江闻言后恼羞成怒,嚷道:“我偏不辞职,叫他免我的职好了!”经劝说,张静江赶到河南去见正在前线督师(当时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进行中原大战)的蒋介石以解释误会。这时,蒋介石正同陈立夫在前线司令部内议事,一听是张静江求见,皱了皱眉头,对副官吼道:“你去告诉张人杰,我不想见他!”

  副官转身欲走,陈立夫连忙喊了一声:“慢。”然后回过头来,劝蒋介石道:“总司令,人杰先生确有许多过分之事,但他毕竟是党国元老,还是见他一面如何?”

  “娘希匹!”蒋介石满脸怒气:“他就晓得倚老卖老,专门与中央对抗!他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中央主席?”

  “总司令,人杰先生与那些拉帮结派、另立中央、专门以军事力量跟你对抗的党国元老相比,是否有本质上的区别?再说,你如此对待他,传出去,也不太好吧?”

  陈立夫的这番话,引起了蒋介石的深思。良久,他才勉强地说:“那就见一见他,看他有什么话好说!”

  此时,张静江在二道警戒线外早已等得不耐烦了。一进大门,见蒋介石端坐在那里,他就怒不可遏地嚷道:“好哇,你现在的架子这样大了,我从前去见总理也没有这么难!”

  这一嚷,把蒋介石的火气又撩了上来。如今已胜券在握,可谓踌躇满志,怎能容忍有人与自己唱对台戏?他“呼”地站起来,亦勃然大怒道:“我看你在浙江要独立了,等我把阎、冯打下去以后,再来打你,你等着吧!”说罢,一个转身疾步离去。

  张静江猛觉心里发寒,愣立着不知所措。如今的蒋介石已不再是那个仰仗他这个盟兄接济并满脸虔诚地乞求指教的“三弟”了,早年对“良师”的敬意也早已变成至尊者对老臣的不耐!而张静江却不识时务地倚老卖老,其结果是“患难至交”险些成了冤家对头。

  我想,中国历代以官本位为特色的专制统治,犹如咆哮的洪流,几乎将所有醒着或睡着的大小官员囊挟而下,顺我者昌,逆而者亡。大概张静江也不能例外。无奈,他只好满腹怨恨黯然返回浙江。一路上,张静江心中的悲悯和凄凉自然是难以言述的。回到杭州的第二天,就遵旨“自动”辞去浙江省政府主席职务。很多人当官其实没有太大的本事,无非是揣摩上司,投其所好。以张静江对反清革命的特殊贡献和智商,本来可以在民国的官场上玩得相当潇洒。但是,洋溢着独立人格和意志的张静江与寡道负义的蒋介石怎能不发生深刻而又剧烈的冲突呢?因此,本来不愿做官的张静江终究要被挤压出局了。凭心而论,他对权利并非有太多的奢望和留恋,倒是为自己亲手绘制的建设家乡的宏伟蓝图的夭折而痛心疾首。“东方纽约”之梦,只能让后人去梦想成真了。

  张静江被迫辞去浙江省政府主席后,名义上仍是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的委员长,但由于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已通过一项议案:“建设委员会应将属于各部主管事业分别交各部接管,”使建设委员会的职权大为削弱。1931年10月,南京政府又成立了以宋子文为首的全国经济委员会,建设委员会更是名存实亡。从此,张静江就成了有职无权的摆设。也许这真是应证了古人所云:“狡兔死,走狗烹,弓箭藏。”

  (未完待续)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2月18日 第十二版)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