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审计署临时决定取消审计并撤出调查人员证监会今年不受“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6日 11:19 重庆商报

  2月2日,记者从国家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获悉,原定2005年审计中国证监会的计划,已经正式取消。同日,记者也从中国证监会机构监管部得到证实:审计署前期进驻证监会的审前调查人员也已经全部撤出。

  金融“黑洞”触目惊心

  2004年,全国18个地方特派办在审计署金融审计司的统一牵头下,已经对华融、信达、长城和东方4家资产管理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进行了审计,共发现案件线索38件,涉案金额67亿元。同时,各地方审计机关还在金融审计司的统一协调下,对全国871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以及证券公司进行了审计。对这些金融机构审计揭露出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因此,审计署下决心要在2005年把对金融机构的审计对象提高级别,从更高层次、更高级别上揭露金融机构在内部运行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也正是在这样的设想下,审计署最终决定,2005年将首次把中国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三家正部级金融机构确定为审计对象。”审计署科研所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审计风暴”戛然而止

  然而,对证监会的“审计风暴”却迟迟没有降临。

  直到2005年1月初,由李金华审计长亲自主持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时,才突然传递出了2005年金融审计“风向”有变的信号。在这次会议上,李金华在报告中部署了2005年的金融审计工作任务:“今年,审计署除对银监会、保监会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外,还将组织对农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地方审计机关也要积极推进对地方金融机构的审计。”

  人们注意到,这是审计署最高官员首次在正式场合发出的放弃审计证监会的信号。

  证监会自查报告已上报

  连续3年多的持续下跌后,2005年2月2日,“国九条”出台1周年,股市随即上演了绝地反击:这一天,沪深股市大幅暴涨,涨幅之大,两年来从未有过。

  “在这个时候审计证监会,如果审计出几个大案,谁能承受得起?股市将怎么办?”2月2日,包括张卫星、皮海洲等在内的市场人士均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审计署科研所的一位人士介绍,自证监会成立以来,还从未接受过审计署的审计。而证监会信息中心的一位官员透露,“在王小石的问题曝光后,高层就已经责令证监会内部自查,现在,这些自查报告已经直接送到国务院了。”

  审计署权限难匹配

  实际上,从证监会的收入构成来看,对证监会的审计,审计署明显缺乏权限。

  据著名市场投资人士皮海洲分析,证监会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印花税,这部分钱在上缴国库后再以国家财政拨款的形式拨给证监会;二是审核费,在递交上市申请的时候由申请上市的公司缴纳,这部分费用明面上是明码标价,但现在的问题是相当多的企业为了顺利过关,暗地里会有一些情况;三是罚款收入,现在一般的罚款标准大约在5万—50万之间不等,这部分收入按理应上缴国库,但问题是罚款标准的主观性太大,缺乏客观量化的标准。

  上交所研究中心总监助理施动晖还透露,证监会每年还能获得一笔收入可观的监管费,A股市场的监管费按成交金额的0.004%收取,债券的监管费按成交金额的0.001%收取。

  据施动晖推算,以2004年上交所A股市场2.6万亿的成交金额计算,仅上交所代收的这笔每年的监管费收入,已十分庞大。

  但是,根据审计署的职责和权限,只负责审计国家预算和财政拨款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情况。来源:21世纪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