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银行理财一点通 > 正文
 

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水涨船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6日 10:47 证券时报

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水涨船高

    由于竞争加剧,最新推出的大部分人民币理财产品去除了资金配比条款,吸纳储蓄已不再是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出发点。新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条款设计上变得更加灵活,收益率也将逐步攀升。

    眼下,银行业业务创新最大的亮点就是人民币理财产品。从2004年9月份开始,以光大银行为代表的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率先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由于顺
应了居民的投资需求,到2004年底,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银行整个人民币理财业务就形成了300亿元左右的规模。

    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抢先推出的该项业务分流了不少四大行的储户资源,2005年新年刚过,四大行得到银监会的批准,相继推出“应手”,工行和建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已经于2月1号推向市场,市场反响也相当不错,中行和农行也表示在春节后将相继推出该项业务。由于四大行这几只巨无霸高调杀入,人民币理财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发生变化。随着竞争的加剧,银行未来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其条款将更加优惠,广大投资者也必将得到更多的优惠。

    股份制银行拔得头筹

    2002年开始我国走出了通缩,CPI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尤其是进入2004年,CPI加速上升,2004全年CPI达到3.9%。按照加息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25%计算(扣除20%利息税后为1.8%),实际为负利率。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居民储蓄存款保值、增值的需求空前强烈,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都非常低、金融知识也较少,对于期货、股票、债券、基金等一些新的投资工具认知不足,因此储户非常需要一种由银行推出的风险很低、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以光大银行为首的部分中小股份制银行率先推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

    国外银行的收入结构中,中间业务往往能够占据半壁江山,而中国的银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存贷差仍然是银行最主要的获利手段。由于四大行具有绝对的网点优势,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储户资源仍然在四大行的手里,而股份制银行要想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想办法去“挖四大行的墙脚”,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推出正好为股份制银行抢夺四大行的储户资源提供一个媒介。根据统计,光大银行自2004年9月推出“阳光理财B计划”到2004年底共发行6期,募集资金百亿元。而在2004年末,光大银行的全部储蓄存款余额才541亿元,足见该理财产品为光大银行抢占市场份额立下了多么大的功劳。

    竞争压力影响新品设计

    四大行作为国内银行业的巨无霸,对于中小股份制银行在人民币理财市场上咄咄逼人的攻势自然不会坐视不理。新年刚过,四大行开始主动反击,作为率先获得银监会批准开办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国有银行,工行于2月1号起在全国推出了第一期“稳得利”人民币理财产品,建行也于2月1号在全国发售了第一期“利得盈”人民币理财产品。据市场反应,这些产品的销售情况相当不错,得到了广大储户的追捧。中行和农行自然也不甘示弱,春节后也将相继推出各自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由于四大行高调杀入战团,人民币理财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2004年下半年最早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不少产品都具有资金配比条款,以民生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推出的“保得理财”二期A1计划产品为例,其合同条款中就明确规定,在客户购买该产品全部资金中,只有70%的资金用于投资理财,30%的资金则作为定期存款。而最新推出的大部分人民币理财产品则去除了资金配比条款,吸纳储蓄已经不再是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重要目的。这样一来,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将逐步攀升,广大投资者将得到更大的实惠。另外由于竞争的加剧,新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条款设计方面也变得更加灵活,据工行深圳分行个人业务部副总经理林朝虹介绍说,各家银行最近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其协议条款中,有些银行设置了提前赎回条款、还有部分银行推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质押贷款业务、降低购买门槛、品种期限更加齐全等等,为广大储户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人民币理财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