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青蒿素药品进入高速增长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6日 10:33 证券时报

    去年年初以来,青蒿草的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上涨,从2003年底的2-3元/公斤一路上涨到目前的6-8元/公斤,上涨幅度达到300%以上,而下游青蒿素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有报道称青蒿素原料的价格已经从2100元/公斤上涨到5000元/公斤以上,并且有价无货,在上游产品价格暴涨的推动下,下游的青蒿琥酯、蒿甲醚制剂的价格也有20%以上的上涨。

    ACT将全面取代传统药物

    表面上来看,青蒿系列产品价格的暴涨是由于去年4月世卫(WHO)预期全球对青蒿素类药物的需求大幅增加。但从更深层次看,世卫订单仅仅是青蒿素药物市场启动的导火索而已。近20多年来非洲大陆疟疾卷土重来,死亡率不断增加,才是促使世卫及联合国相关采购组织大力推进对青蒿素药物采购的最根本因素。

    根据MSF的最新调查,在许多非洲疟疾流行国家,对氯喹的耐药性已经高达50%以上,对周效磺胺的耐药性也相当高。为此,采用更有效的治疗疟疾的药物已经刻不容缓。

    目前广泛用于疟疾治疗的青蒿素类药物主要有三种: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但世卫组织出于以下原因推荐使用基于青蒿素类药物的联合用药而不是单一组分的药物:首先,由于青蒿素类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很短,使得单一青蒿素类药物的使用要达到7天以上才能根治疟疾,而联合用药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其次,借鉴氯喹长期使用产生耐药性的教训,联合用药可以降低耐药性产生的几率。第三,青蒿素类药物价格远高于传统药品,联合用药可以节省费用。

    基于以上原因,ACT(青蒿素类联合用药)将取代氯喹等传统药物成为一线药物,可以预见,ACT的需求量在未来还将继续放大,但由于青蒿素类药物的价格是传统药物的10-20倍,谁为这个扩大的市场买单是制约ACT市场扩大速度的重要因素。

    ACT药物独特的供需机制

    ACT类药品的价格目前普遍较氯喹等药物高10-20倍,贫困的非洲患者中的大多数人没有能力为昂贵的药品买单,这使得青蒿素类药物迟迟不能打开市场。但近几年在WHO及其合作组织GFATM(全球抗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基金会)、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基金的大力推动下,疟疾市场的购买力大大增强。

    与一般药品的供需情况不同,ACT药物有着自身独特的供需机制,GFATM等基金向需要ACT药物的国家的相关组织提供资金,由他们来购买相关的药品并分发给患者。而GFATM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WHO又通过给出推荐药品,推行预供应商制度等方式来对使用药品的质量进行指导和控制,而GFATM则在具体资金的发放中对相关的用途进行审核,并通过阶段性的拨款来控制实际的使用。在这种机制下,有多少资金将被用来购买ACT药品是决定需求的最主要因素,而ACT生产厂家的产能和上游原料的供给能力则是决定供给的主要因素。

    前面我们提到许多基金都有可能为购买ACT药物的国家和组织提供资助,包括GFATM、UNICEF等,但其中GFATM是购买ACT药物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力量。从趋势来看,GFATM在2004年获得的实际捐助要远高于前面两年,也要高于前期的捐助人的承诺捐助数额。且在2005-2007年GFATM已经获得了相当数额的承诺捐助数额,为将来达到较高的捐助数额打好了基础。

    如果再考虑其他资金来源,从目前到2006年购买ACT药物的资金面将较为充裕,单从购买力的角度来看,达到WHO预期的2005年采购1.32亿人份的目标应当不难。但在2006年以后资金能否跟上需求将可能是制约ACT市场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谁将从市场快速扩大中受益

    ACT药物作为替代传统的氯喹和周效磺胺的特效药物,在需求急剧放大的过程中可以预见整个青蒿类产业链的上下游都将从中获益。国内外生产青蒿类药物的厂家很多,但受到资源限制,青蒿类药物的原料基本上仍然需要中国国内供应。

    为了保证抗疟过程中使用的药品的质量,2002年4月起WHO与UNICEF、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部门合作推出预供应商计划,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审查。在早期具备预供应商资格的只有桂林制药生产,赛诺菲销售的青蒿琥酯和诺华的蒿甲醚/本芴醇。在2004年4月份以后,WHO大力推广ACT药物的使用,并逐步对申请厂家进行审查。2005年1月22日,复星医药(资讯 行情 论坛)控股子公司桂林制药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WHO复查的厂家,并有望在4月份之前获得预供应商资格。而诺华、悉普拉(印度)等公司也在申请预供应商资格。

    从相关公司的受益情况来看,诺华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而昆明制药(资讯 行情 论坛)和华立控股(资讯 行情 论坛)则间接收益。控股桂林制药的复星医药也是直接受益者,并且依靠价格优势和质量保证有可能成为国内最大的赢家。

    青蒿素类药物销售收入占各相关上市公司的业务比重虽然不大,但对利润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从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来看,昆明制药和复星实业的每股收益对青蒿类药物的销售增长最为敏感。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