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花钱多了年味儿却少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5日 09:33 新文化报

  本报调查显示,过年期间45.2%的人花费在1000元~3000元之间,45%的居民和家人聚餐、唠家常,62.6%的居民休息不好,43.4%的人有“过年越来越没意思”的感觉

  访问时间:2月13日~14日

  问卷数:200份

  男女比例:48∶52

  访问地点:长春市繁华商业区、居民小区

  随着七天长假的结束,这个年告一段落了。为了了解今年百姓春节的安排和花费情况,以及人们对春节的感受,昨日本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访问了200位居民。调查显示,春节期间,45.2%的消费者花费在1000元~3000元之间;短信、电话拜年成为主流;近一半人送红包达1000元以上;45%的居民过年和家人唠家常。

  短信、电话拜年成主流

  拜年是春节传统的礼仪项目。记得小时候,一过年,孩子们就在大人的带领下走亲访友,大家在寒暄间增进了感情。但近几年来,随着通讯设备的普及,电话、短信拜年渐渐多了起来。调查结果统计:41.4%的老百姓选择了短信拜年的方式,37.9%的人选择了电话拜年,20.7%的人选择登门拜年。看来,电话和短信已成为春节拜年的主要方式。

  对于拜年方式,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有不同的观点。40岁~50岁之间的人大部分表示,短信拜年内容重复,缺乏新意,经常使用会使人情变淡。与此相反,年龄在20岁~40岁之间的人大部分认为,短信拜年既经济、实惠又方便。

  专家点评:我省民俗专家曹保明认为,拜年表达的是人类的亲情,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不看望、问不问候。短信拜年体现科学进步,并没有否定年的意义,几十年后也许这种拜年的方式也会消失,并有新的方式出现,但年的根本内涵没有变。

  过年送礼消费最大

  与其它节日相比,春节是花费最大的一个节日。在统计问卷中显示,春节期间,45.2%的人花费在1000元~3000元之间,26%的人花费在1000元以下,21.2%的人花费在3000元~5000元之间,超过5000元的消费者仅占7.7%。

  而在花费用途上,送礼占据消费总额的31.3%。礼品大多以高档烟酒、红包、饮品水果、服装为主,其中红包消费占24.5%,饮品水果占23.9%,高档烟酒和服装分别占19.5%和15.1%,而早些年红红火火的保健品消费则开始滑落到倒数第二名,仅占了6.3%的份额。

  鞭炮消费下滑

  “放鞭炮,过大年”是春节传统的娱乐项目,但今年鞭炮的销售却一落千丈。根据调查统计显示,今年有16%的消费者没有购买鞭炮,即使在购买鞭炮的消费者中,也有50%的人表示,春节期间买鞭炮的费用不超过100元。花费在100元~200元之间的,则占了29.8%,而超过500元的仅占6%。

  这一调查结果,与烟花爆竹经销商的说法不谋而合。一位长年销售烟花炮竹的经销商讲,这两年城市里的年味越来越淡,过年放鞭炮的越来越少,今年烟花爆竹的销量与去年相比减少了30%。

  专家点评:过年放鞭炮在古代是驱邪魔、迎新岁的习俗。但随着放鞭炮所带来的不安全、环境污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鞭炮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作为一项民族传统和娱乐方式应该保留,它是寄托思念、丰富节日气氛的一种手段。鞭炮不要过大过响,应生产小型鞭炮,最好向烟花方向发展,创造出更美丽更安全的新年氛围。

  45%的居民过年和家人唠家常

  调查显示,45%的居民在节日期间的消遣活动是“和家人聚餐、唠家常”,23%的老百姓将打麻将作为节日娱乐的主要项目,而19.5%的居民选择逛街购物,而把看书、健身、旅游等项目列为春节消遣方式的则仅占11.4%。

  专家点评:在中国人的传统里,春节仍是阖家团圆、亲情回归的一个喜庆节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述说着一年来的大事小情,将浓浓的情谊融化在节日的喜庆中。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离家在外的子女都希望通过春节与家人短暂的团聚,一解相思之苦。所以春节期间,回家聚餐唠家常成为人们的主要消遣方式。

  62.6%的居民休息不好

  43.4%的老百姓有“过年越来越没意思”“很累,已经成为一种负担”的感觉。45.3%的人认为新年“平淡如水,和往年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越来越缺少过年的气氛。此外,62.6%的居民表示,春节期间,由于奔走在亲友之间,缺乏生活规律,导致睡眠不好。37.4%的消费者表示,春节期间有充足的时间放松身心,是个最佳的休息时间。

  专家点评:“对年有厌烦感”这种想法在历史上就有,是自然观念。古时穷人怕过年,而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吃的穿的就很好,但年的内涵是给我们带来幸福、美好,以及对人的思念和祭拜,不比食物的优劣,应该把年文化引到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上,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展示年的真正魅力。有的人不理解年的内涵,相互攀比,造成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人们应该量力而过,遵礼而行,自然的问候就好。本报记者胡晶实习记者 刘丽丽 新闻编辑:杨光(来源:本报讯)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美女财神
怦然心动柔美情怀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