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陆俨少画价疯涨20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5日 15:34 南方都市报

   对话浙江大学艺术系副教授、鉴赏家黄鼎点评陆俨少作品市场走势:

陆俨少画价疯涨20年

  2004年绚烂多姿的艺术品天空中,陆俨少绝对是最耀眼的一颗星星。在2004年度中国书画拍卖成交额前十名中,陆俨少独中两元。2004年6月26日,其《杜甫诗意百开册》在北京翰海以1600万元起拍,却在15分53秒内创下6930万元的天价,打破了2002年米芾《研山铭》手卷创造的2990万元的中国书画拍卖世界记录。短短半年之后,中贸圣佳推出的《陆俨少绘画精品选集》31件作品全部成交,成交额4068万元。其中从海外回流的陆俨少最大面
积山水画《巫峡清秋》以1980万元成交,创造了其单件作品的最高价位。

陆俨少的画价在此遭“井喷”之前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市场走势,我们就此采访了一直关注陆氏画作艺术价值与市场行情的浙江大学艺术系副教授、鉴赏家黄鼎。

  香港需求带动内地市场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今天的陆俨少可谓收藏拍卖市场的顶梁柱,有其拍品的拍卖会无疑增色不少,不知道在以前,他的画作市场行情如何?

黄鼎:陆俨少生于1909年,卒于1993年,倘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他正处于政治“沉沦”期,作品绝大多数是以无偿方式馈赠给弟子、亲朋好友、相关领导和已成名的书画家,这一部分数量相当大。这对于画家本人而言或许是个“时代阵痛”,但却为日后其作品的市场运作与流通带来了“量”和“质”的相互支撑。

陆俨少的作品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行情是从1981年开始,北京荣宝斋向当时尚“默默无闻”的画家收购了80件作品,并在香港举办画展,当时常规山水画的价格约为3000-4000港元(当时港币与人民币汇率比约为3:1)。第二年在大陆的义卖中,陆的常规山水画约为100元人民币,常规梅石头图80元人民币。

南都:那么陆俨少作品的正式升温是在什么时候,是否有什么契机使其作品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呢?

黄鼎:应该说陆俨少作品的正式升温是在香港。香港苏富比发现陆独具风貌的作品很受欢迎,1981年秋天就将其列入征集的拍品范围内。其后五年内的拍卖成交价显示,其常规山水画在5000元港币徘徊。1986年后,香港佳士得也开始拍卖陆俨少的作品,其价格开始上扬。1986年到1989年,两行的常规山水画成交平均价接近1万港元一件。

海外市场先热起来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画商直奔杭州和上海寻找货源,从而使得两地在短短几年中,民间流通的行情产生巨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的画已成为当代所有在世名家中仅次于李可染的第二高价。

  重复拍卖价格骤增

南都: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内地拍卖市场的日益健全,陆俨少的行情是否出现新的飞跃?

黄鼎:的确如此。从1994年至1997年,陆俨少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人气较旺,并且自1996年起,内地与海外的价格基本持平。只是到了1997年之后的两三年,因为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作品才基本处于波澜不惊的平稳过渡态势。

南都:2004年,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和《巫峡清秋》都取得了让人咋舌的好成绩,这一“井喷”的出现应当是近年来其上涨态势的一种延续吧?

黄鼎:不错。2002年,国内民间流通的陆俨少普通类山水画作品攀升至1平方尺2万人民币的价位,特殊类型的作品价格在3万至5万元人民币之间浮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应该算是陆俨少的作品价格在进入新一轮暴涨前的“蓄势待发”期,不管购进哪幅真迹,现在都会成为市场的大赢家。

从2003年初开始,内地的艺术品市场就空前繁荣,书画价格从总体上超越了港台地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陆俨少的作品价格一浪高过一浪地疯涨,在两年中多次被重复拍卖并且价格骤增。2003年春,陆的一件四平方尺大小的《桃花溪》立轴作品在北京嘉德成交价为9.9万元,到了2004年春天,北京荣宝拍卖时就升至30.8万元。略大于五平方尺的《巫山巫峡气萧森》立轴,2002年春的北京华辰成交价为12.1万元,到了2004年春的北京荣宝则涨到46.2万元。一件小于三平方尺的《黄山清凉台》镜片2002年春投拍于上海工美时成交价为15.4万,2003年秋天的北京华辰则拍到67.1万元。

  赝品冲击陆俨少真作

南都:在陆俨少的市场行情得到充分肯定的情况下,赝品应当也随之出现吧?

黄鼎:根据多年以来我对上海、杭州地区拍卖的署名陆俨少的作品的情况了解,可以说到1995年为止是真迹多于赝品,中间真伪作品势均力敌,2000年之后赝品多于真迹。这些赝品非常猖獗,我对此总结出几大特征。

其一是重量级伪作频繁登场。所谓重量级是指平时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特殊幅式的名家作品,要么尺寸巨大,要么张数很多,如特大中堂、超长手卷、多开本册页等。该类型作品在名家一生的创作中数量较少,且多系代表作,这样的赝品在拍卖行里屡见不鲜,1995年春拍的《陆俨少峡江图》便是其中的一例。

其二是进入拍卖接力赛。有的陆俨少伪作在一家拍卖行没拍掉,下一次就又转到另一家拍,如果再拍不掉,则再换下家拍卖行,大有畅通无阻、永无止境之势。

其三是很快再版并且再拍。有的陆俨少伪作在某拍卖行顺利拍出后,很快又有新版出现在不久以后的其他拍卖行的拍品中。

其四是部分拍品为篡改而成。1998春拍的拍卖品中有一件署名为“应野平”的人物画,竟然是临摹陆俨少1956年创作的题为《教妈妈识字》的作品。

前人说的对,“假作真时真亦假”,在现实中的确出现过假家株连真家的场景。必须说明的是,陆俨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80年代末以后创作的作品多数被海外或深圳的收藏家所收藏,在上海与杭州一带存量较少。因为接触的少,认识上就难免会有误区。所以偶尔在上海或杭州的市面上出现一两张陆俨少早期或极晚期的作品真迹,鉴定者便不大有把握,有时会将真迹判定为赝品。

  三大“流派”专制陆画赝品

南都:陆俨少火热的市场行情的确导致了赝品的剧增,那么这些赝品都是从何处流出的呢,是否有一定特征?

黄鼎:为数众多的陆俨少赝品当然绝非一人所为,产地也不只一处。根据几年以来我的探访和综合分析,发现其主要分为三大“流派”——“杭州假”、“上海仿”、“香港造”,并各有特点。

“杭州假”出现于1993年左右,摹仿的是陆俨少晚年的作品,制作水准较次,可以用“恶俗”来形容。前几年经常能看到,近来在内地正规书画经营场所不见踪影,主要因为它太假,同真迹差距很大,很难骗过一般的鉴定者。

“上海仿”始于1995年前后,是一帮长期混迹于沪上书画市场的职业造假分子的拙劣之作。作伪者多照着画册或图片资料对临,摹仿的是陆俨少中晚期的山水、花鸟画作品。相对而言,其水准要高出“杭州假”许多,但总体功夫不到家,只要鉴定者对笔线与造型有相应的辨识能力是不难看出破绽的。

“香港造”在1990年就有试验性产品,1995年左右水准大幅度提高,2000年开始个别伪作甚至已接近乱真的境地。执笔者具有较深的艺术造诣,有的专门画,有的负责题,进行流水作业。其重点仿制为内地鉴藏家所不太熟悉的陆俨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仿古或写生类型的作品。由于原作就藏在香港,造假者只要对着影印件复制就足以让内地一些性急的藏家为之动容。这无疑是众多陆俨少赝品流派中最具欺骗性的一种。

本报记者 吕静莲

  链接

黄鼎,1961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教于浙江大学艺术系,长期从事中国画的教学、创作及名家书画作品的收藏与鉴定专题研究工作。其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省、全国及国际展览并获奖,已有十多篇学术论文先后发表在《美术观察》、《新美术》、《收藏家》、《香港视艺》等专业期刊上,著、编的书籍有《名家书画鉴定的理论与实践》、《陆俨少作品精粹》等。
责任编辑:张克然姚虹          
(来源:南方都市报)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