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业绩快报制优势明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 10:50 上海证券报

    在市场各方的呼吁下,上海证券交易所日前率先在主板市场推行业绩快报制度,鼓励主板上市公司披露年度业绩快报,以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公正。

    在主板市场推行这一制度究竟有何背景?这一制度和此前实施的业绩预警制度又有何不同?该制度的实施对市场究竟有何积极意义?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和市场各方相关人士。

    1月上旬,浦发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为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规范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主动披露了2004年度业绩快报,此举得到了市场的一致好评。

    据上证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市场对浦发银行率先自发披露业绩快报的行为给予了较高评价,并积极呼吁主板市场推行业绩快报制度。对于这一呼吁,上证所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可以鼓励上市公司披露年度业绩快报。而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作些强制要求。

    那么,何谓"特定条件"呢?该负责人称,"特定条件"即指在年度报告披露前,有关方面如审计部门、政府机关等已经要求公司汇报整个年度经营业绩概况的现象。他说,由于大规模的全国经济普查从今年1月1日起进入正式登记程序,而几乎所有上市公司都要接受普查,为帮助上市公司在不违反信息披露原则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普查工作,《通知》要求这些公司必须在将业绩上报前先披露业绩快报。当初,浦发银行就是为了避免在汇报工作过程中将业绩泄漏而主动发布业绩快报的。另外,上市公司年报内容提前向外泄漏的也属于"特定条件"。

    该人士表示,基于这些背景和因素,上证所决定鼓励主板公司进行业绩快报披露,并制定和发布了《关于鼓励上市公司披露年度业绩快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那么,业绩快报制度和此前实施的上市公司业绩预警制度有何异同呢?据该负责人介绍,业绩快报制度和业绩预警制度虽然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更多的是区别,业绩快报对投资者而言更具有实用价值,且更兼顾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公正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业绩快报《通知》突出"鼓励"二字,即对上市公司而言非强制性政策。为何强调"鼓励"呢?该负责人称,如果采取强制性政策,那么,2月份很可能出现上市公司临时公告、业绩快报、年度报告过于密集的情况出现。所以,为避免因信息密度过高影响投资者对信息的正常获取,鼓励但不强制上市公司披露年度业绩快报。

    其次,确立"3月15日"为时间点,密切结合上市公司的年报预约披露时间表。

    据介绍,根据年报预约披露时间来看,约70%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要拖延至3月15日之后,无法满足公众投资者对年度经营业绩知情权的及时性要求。因此,确立这一时间点切合实际。

    第三,可有效缓解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前向有关部门汇报业绩的压力。

    根据以往的经验,往往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还来不及编制完成、财务数据尚未进行审计时,有关政府部门或公司大股东就会要求公司汇报整个年度的经营概况。且不说这些部门优先于市场得知上市公司信息有失公允,更重要的是,在报送过程中还会导致信息泄漏,给市场带来不良影响。《通知》对此种情况专门作出了规定,这既符合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同时还可以有效化解上市公司可能面临的各种年度经营汇报压力,给其正常的工作汇报提供了一个"出口"、"通道"。

    第四,要求公司所有相关负责人在业绩快报上签字盖章,该规定比年报更严格,可有效防止上市公司利用业绩快报操纵二级市场股价。

    该负责人表示,作出这一要求是因为年度业绩快报未经审计,通过这条规定,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提升相关当事人的责任心,从而达到提高快报准确度的目的。

    此外,《通知》具有较强的政策连贯性。一方面,《通知》规定"如年度业绩在年度报告披露之前泄漏的,上市公司应当按照《股票上市规则》第6.7条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这很好的遵守了《股票上市规则》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通知》给出的"20%"的差异幅度,也是借鉴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有关盈利预测和实际完成情况可能产生的差异幅度所确定的,有着政策连贯性。市场各方拍手叫好对于上证所在主板市场推行业绩预告制度的创举,市场各方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有关市场人士认为,业绩快报制度是信息披露的一大进步,因此不应为中小企业板独享,更应该在主板上市公司中推行,让更多的公司能引进这种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理念,使其能为更多的投资者提供服务。另有业内专家表示,此举既履行了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原则,同时也很好地遵守了新版《股票上市规则》在"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方面首次提出的"公平性"原则,这样做能更好地体现市场一直所强调的"三公"原则。与此同时,在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一经出台并经内部审计程序确认的情况下,迅速地以业绩快报的方式予以披露,那么业绩提前泄漏的事情也就难以发生了,此举对于广大的投资者来说显然都是非常公平的。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该项制度最叫好的莫过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董秘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普遍表示,进行业绩快报披露既可以让上市公司以最快的时间完成向政府部门汇报业绩的工作,同时也严格地遵守了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且不会让市场对公司业绩进行胡乱猜测,实可谓"多赢"之举。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业绩快报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