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南京美容院以次充好不鲜见(曝光·聚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 08:00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记者 刘益广

  经常光顾美容院的女性,很少有人知道,美容院涂抹在她们脸上或皮肤上的护肤品,基本上都是一些很普通的产品,有的还是劣质品。南京一位曾在美容院做美容师的女士,向记者披露了一些美容院以次充好牟取暴利的黑幕。

  据介绍,南京市一些规模不太大的美容院,使用的护肤品,都是在南京一些批发市场购买的,这些价格较为低廉的护肤和化妆品,到了少数的美容院后,基本上都称自己使用的是一些所谓高档护肤产品,实际都是三无产品,有的还是劣质品。据业内人士介绍,批发市场内6元钱一大包的海藻面膜,在美容师“精心护理”改装后,竟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白领丽人”。凡在小美容院出售的所有护肤品,一般情况下,价格最少也要上涨几十倍。一瓶在商场最普通的按摩膏,价格不到10元钱,而在美容院最少也要200元。

  喜爱美容的人都知道,一张美容年卡,就算是普通的补水基础护理,收费都在600-1500左右。南京晓庄小护士美容中心的陈小姐向记者介绍,美容护理一般分美白、补水和祛斑3个系列,价格从880元到1680元,美白祛斑最贵。陈小姐从柜台里取出一个用蓝色玻璃罐装的海藻面膜说,这种产品美白祛斑效果最好,价格也很高,每瓶1680元,因为它全是进口货,在国外无污染海域内生长的海藻,产量很低,物以稀为贵。陈小姐还介绍,这种进口海藻面膜,他们基本上都是为南京一些电视台的主持人准备的。记者打开这瓶净含量150克的瓶子,瓶口居然没有内盖,更没有密封,整个包装除了正面印有一些介绍功能和营养成份的英文外,生产地和保质期都没有,更没有标注任何进口化妆品批号,闻起来还有股酸酸的味道。

  为了弄清一般美容院护肤品进货渠道,记者在一位业内人士的陪同下,走进了南京最大的美容产品批发中心金桥市场,这里有上百家经营美容用品的商贩。在212柜台,一位中年男子,以为记者是开美容院的小老板,首先向记者介绍,南京大部分美容院都在这里进货,他经营的面膜粉是整个市场最好的,500克1包需要100元钱。见记者不动声色,他立即向记者推荐销路十分走俏的,所谓既便宜又好的美白面膜粉,粉质是白色的,批发价1包50元/500克,使用效果与资生堂的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再换上一个包装,价格就由你说了。500克至少可以做50次,每次成本你只有1元钱!

  见记者似乎还不相信,老板又竭力推荐另一款套装:有洁面乳、爽肤水等,一共7瓶,白色的玻璃瓶上,全是日文,看上去确实很精致。记者仔细观察了瓶身,没有任何进口化妆品的批号。老板解释,这套套装是高档产品,从广东那里进的货,单卖要9元钱一个,如果拿一套,最低60元钱。“这一套拿回去卖给顾客,要价500元还是1000都看你自己了。”

  在金桥市场,记者还发现有好几家专营护肤品包装,各种规格包装和品种很多,琳琅满目。一位好心的小老板见记者刚出道,便向记者传授“秘方”,“你的美容中心才开业,最好还是用一点好产品,有了一批顾客后,你再到我这买很便宜的面膜粉。”他经营的化妆品基本都在10元左右,货架底层摆放各种面膜粉价格都在3—10元不等,记者随手拿了一包面膜粉,包装明显比刚才那包50元的粗糙,粉质呈深褐色,颗粒也较粗,在塑料包装纸上,也公然印有“100%纯天然”字样。据了解,南京金桥市场批发的美容产品,大多数都是仿冒产品,各美容院之所以在此进货,除了价格低以外,主要是不少商贩可以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各种改装和加工服务。南京目前很多小美容院使用的面膜,进价最高不超过15元。

  在批发市场其他柜台,记者询问了近20种面膜粉,最贵的也不超过70元。据介绍,金桥市场交易量很大,每天都有美容院老板到此进货,南京周边城市扬州、镇江和安徽等地的一些美容院,也都在这里进货。而记者在该市场看到专售美容产品包装的柜台,生意也十分火爆,仅用来装面膜的玻璃罐,就有好几种颜色,而且所有的罐子,都可以选择印有英文、日文或者韩文的。

  记者在南京市物价局了解到,对于美容院的产品定价,并没有明文的规定。美容院如何定价,完全由市场调节,也就是各家自己作主。而据质监部门介绍,2004年,南京市有关美容业的投诉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投诉美容院给顾客使用劣质护肤品造成不良反应,屡见不鲜。

  南京市疾病中心有关专家指出,劣质护肤品重金属含量一般都比较高,短时间使用确实有可能达到美白祛斑效果,可是时间一长,就会造成皮肤暗淡、变黑等不良效果,严重影响皮肤健康。还有一些低价护肤品在生产时,缺乏规范操作,造成细菌超标,用这种护肤品无异于把细菌往脸上抹。卫生部门建议,顾客在做美容时,一定要谨慎,选择信誉好、操作规范的美容院,选择护肤品也要谨慎。正规品牌的护肤品包装精致、劣质护肤品的说明书往往印刷粗糙,进口产品需要检查有无中文标志,购买和使用之前最好先在手腕内侧做过敏测试,没有不良反应后再使用。

  《市场报》 (2005年02月04日 第六版)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