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金融改革利率市场化 > 正文
 

债市 利率市场化效应渐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 10:07 上海证券报

    涨时无量,跌时也无量。周三,交易所国债现券市场又一次印证了这一规律。虽然收绿的个券占据绝大多数,但普遍跌幅并不大。结合前期行情特点,从合理的角度理解是多头开始获利了结,但在跨节且后市各方面形势都不明朗的情况下,这种下跌更可能是暂时的调整。

    最近可能造成利空影响的除了来自基本面似是而非的各种预测
外,市场对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不同理解也可能是一方面重要原因。

    报告在论及利率市场化前瞻问题时,明确提出应逐步形成完整合理的收益率曲线,并首次表示收益率曲线是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特别是中长期固定利率贷款定价的重要参考。以债市为主要代表的固定收益证券市场在我国金融改革重点领域中的地位被凸现,与央行已经将常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基本转移到公开市场操作结合,新的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和脉络就十分清晰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实现,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转型也就完成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制度变迁设计中,不但完成了货币政策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而且同时完成了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的转变。因此在这种大的转型背景下,揣摩公开市场操作所传递出的政策倾向就尤为重要。具体到最近的债券市场上,周二公开市场操作所表达的央行对短期利率的引导倾向就十分明显,由于本次行情的主力是存款类金融机构,他们对央行的一举一动很敏感,这应该是对短期多头趋势产生影响的原因。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利率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