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行新品半天售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 02:28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李强

  昨天,中行首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沪甫一露脸便“消失”了。据该行人士透露,不到半天时间,原计划销售至本月25日的产品就已经全部售罄,仅在上海地区便卖了5亿多元,全国范围内达30多亿元。

  集团大客户争购人民币理财

  据了解,中行第一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分为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三种,预期收益率分别为2.35%、2.45%和2.95%,起售金额达5万元。在上海,由于事先已定位于专供本行的VIP客户、集团大客户,因此,该款产品只在全市7间大型理财中心及支行级理财室有售,普通投资者并不能从柜台处买到。但销售渠道的限制并未影响产品的销路,中行内部人士透露,其实,在产品起售之前,大部分额度已被本行的VIP客户、集团大客户预订。

  与此同时,工行有关人士昨天透露,原计划到2月6日销售23亿元的“稳得利”,目前也基本卖光了。而且,大部分额度也是被集团大客户买去的。

  国有银行不愿主打推广

  对国有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这次“极速”亮相,国有银行内部人士认为,除上述产品具有高收益、低风险、信用高、流动性强等优势外,发行量有限也是快速售罄的原因之一。

  由于国有银行人民币理财资金的投向与股份制银行如出一辙,皆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因此,该产品未来的发展受到“池水”限制,这决定了国有银行在该市场上很难痛快地施展拳脚。同时,出于储蓄成本考虑,国有银行也不愿将人民币理财产品作为主打产品来推广。

  人民币理财“身份”仍待定

  此外,人民币理财还面临一个“身份”难题,到底是属于委托理财类还是储蓄类产品尚存分歧。正因为此,外界一直都存在人民币理财产品是否漏税的争论。

  上海银监局有关专家认为,如果定性为自营储蓄类产品,那么作为储蓄类产品,投资者便应该缴税,且收益率不得高于央行确立的同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最高线,收益率为固定;如果定性为委托理财类业务,依照现行监管规则,则不允许承诺最低收益,同时缴纳税款等事宜应参照相应规章执行。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身份”最终仍需监管部门来界定。银监会则表示,近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身份”就将明确,同时,银监会正在考虑制订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操作细则”,将对目前市场上的各类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定义和明细的分类,并针对其风险进行更严格的管理,如分账管理等。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