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 11:00 上海证券报 | |||||||||
对银行业来说,无论是外币利率市场化,还是人民币利率市场化,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只有降低内部运作成本,才可能对市场承诺更加优惠的利率水平。整个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完善市场体系的同时,也将彻底重塑中国的银行业。 1月31日,央行发布了题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报告。在该
利率市场化一直被经济学界视作加强一国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但对于中国来说,由于金融市场尚不成熟,如果一下放开利率,有可能会给本国经济带来难以预料的危险。因此,在中国,利率市场化采取的是一个"渐行渐近"的过程。换言之,中国利率市场化一直在改革中,但改革的幅度不大。1996年以来,先后放开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直到2004年,才再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还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之所以迈得不快,过去担心的是国有企业的问题,现在则更多担心的是商业银行的问题。因为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国债收益率成为市场利率的基准,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使事情正好反了过来,不是国债收益率影响和决定银行利率,而是四大银行的成本决定国债的招投标价格,国债利率的涨跌取决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行为。国债收益率难以成为市场利率的基准,也就使得目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技术和操作上还存在一定困难。 不过,如果利率市场化改革长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利率仍然受到管制,那么,其灵敏调节作用将会受到很多限制,从而产生负面影响:首先,利率管制造成这一重要的价格杠杆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受到严重约束,利率调整对投融资行为及群众消费的导向作用不明显;其次,利率机制的僵化使宏观调控受到约束,导致决策层很难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再次,利率结构扭曲,使得拆借市场利率的导向作用有限。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业开放的客观要求。长久以来,中国金融缺乏管理利率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的经验,与外资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加入WTO后,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放松利率管制,不仅能给金融机构一个探索与适应时机,也将使央行从利率的"规定者"转为"监管者",对于银行和企业,这都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对银行业来说,无论是外币利率市场化,还是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它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只有降低内部运作成本,才可能对市场承诺更加优惠的利率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完善市场体系的同时,也将彻底重塑中国的银行业。另一方面,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对利率市场化的承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而且,由于利率和其他价格一样都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外部条件,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国企改革及经营机制的转换。 所以,在初步积累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索经验后,面对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应加快推进人民币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