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美国企业再掀购并风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 08:31 上海证券报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企业购并市场一度异常活跃。经常发生的一幕是,投资者度过一个惬意的周末后在周一早上再度翻开财经报纸,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又一个数百亿美元的企业购并交易。尽管自那以后企业购并市场渐渐归于平静,但就在这个周一,在听闻了诸如西南贝尔和大都会人寿等如雷贯耳的名字后,投资者不仅惊呼:"购并星期一"又回来了!

    60天>1年

    去年12月13日,同样是在星期一,商业软件巨头甲骨文宣布以103亿美元购并竞争对手仁科公司。这桩经年累月、几经波折的交易最终尘埃落定,也一举重新拉开了美国企业购并的大幕。

    就在甲骨文宣布成功收购仁科后的两天,也就是12月15日,美国主要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斯普林特公司宣布,斥资约360亿美元兼并同业的内克斯特尔公司。同一天,制药巨头强生公司宣布了与医疗设备生产商Guidant价值约250亿美元的购并交易。此后公布的大宗购并还有电脑安全网络公司赛门铁克与全球十大软件公司之一的Veritas公司的交易等。

    进入2005年,美国市场的购并热潮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1月5日,全球传媒巨头新闻集团公布了市场期待已久的收购要约,以价值约60亿美元的股票收购其尚未拥有的福克斯娱乐集团的剩余18%股权(新闻集团现拥有福克斯82%的股权)。

    但所有的这些同过去的1周时间内所发生的几宗交易而言,还只是冰山一角。1月28日,在向女性美容用品业务大举拓展取得成功后,美国消费品巨头宝洁公司宣布将以约570亿美元收购剃须刀和电池生产商吉列,此举有望使宝洁一跃成为全球消费品产业的龙头企业。

    本周一的一系列公司消息更令投资者所料未及,先是西南贝尔公司宣布以1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几乎是同时大都会人寿表示,将出价115亿美元收购花旗集团旗下人寿保险和年金子公司旅行者人寿保险的大部分业务。

    据专门跟踪企业购并的数据统计公司FactSet Mergerstat的统计,仅仅在今年1个月间,美国公司购并的总额就超过了1000亿美元,较2004年1月份上升了近50%,几乎达到2002年所有交易总额的四分之一。按照这一速度,美国企业购并市场今年有望重现继2000年1.27兆美元之后的又一个购并高峰期。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去年12月份,美国企业购并的总额竟然高达200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在过去60天中,美国企业的购并总额已超过了1989年至1993年间的任何一年。

    三大动力助推

    自2000年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合并案以来,美国企业实施的重大收购案少之又少,这部分是由于害怕一不小心身陷无休止的财务纠纷,以及恐怖袭击导致的经济不稳定,还有就是怕摊上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的厄运。

    在耳闻目睹了近期如此频繁的企业购并活动后,没有人还会怀疑美国企业购并市场的强力反弹。但问题在于,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得在2000年之后长期沉寂的企业购并市场重现活力呢?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可以用厚积薄发来解释当前的购并热潮之外,企业充足的现金储备、企业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以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利率,是促使企业加大购并力度的主要动力。

    在过去3年中,美国各大公司都在致力于削减成本,并努力控制在雇佣新员工和开发新技术上的开支。这样做的结果之一便是帮助企业建立了庞大的现金储备。据统计,截至两个月之前,美国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和短期投资项目总额高达4.7兆美元,远远超过了上次购并热潮之前的1999年时的3.6兆美元。

    数年的缩减开支,也极大制约了各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尽管盈利不断增长,但却是以牺牲生产率的增长为代价,如果要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就不得不另找出路。于是乎,在手握巨额现金的情况下,企业老总们开始打出购并牌。

    正如宝洁与吉列的购并,分析人士指出,正是看到自身产品系列已相当成熟,进一步拓展空间不大,而吉列则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所以宝洁决意收购吉列。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的利率水平。尽管美联储在2004年连续5次加息,但美国2.25%的联邦基金利率仍处于历史低点附近,这种优厚的融资环境为大型企业购并创造了资金便利。

    当然,美国股市自2003年以来的稳定表现,也是许多大公司敢于实施大规模购并的重要前提条件。

    好戏刚刚开始

    鉴于年初已经定下的良好基调,业内人士都预计,今年乃至2006年,企业购并活动都有望持续高涨。但与此同时,在众多大宗购并以失败告终,企业监管日趋严格的情况下,公司高管在做出购并决定时较以往显得愈加谨慎。

    经济学中有一个术语叫"羊群效应",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在企业购并市场,有时候,特别是眼下,也存在这样一种效应。某一行业的一桩重大合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同行业购并。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说,宝洁合并吉列后,便拥有了21个营收达10亿美元以上的品牌,并一跃成为业内最大企业。那么同为消费品行业龙头企业的高露洁棕榈和联合利华无疑有了很大压力,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它们也可能实施类似购并活动。

    然而,相比上世纪90年代末的购并狂热而言,如今的企业购并要显得理性很多。普华永道负责企业购并相关业务的一位全球合伙人就指出,如今的企业高管们越来越看重合并交易的实际效果。

    表现到具体的收购活动上,大多数公司涉及的都是水平购并,即收购同行业内的竞争对手,而在跨行业公司间开展垂直收购的则相当罕见。

    在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股东而言,购并交易通常不会给他们创造更多价值。例如,一项针对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最大规模的企业购并案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合并2年后,三分之二的交易并未比其同业竞争对手创造更多的股东回报。

    或许,对于广大股东而言,美国芝加哥Depaul大学的西普利教授的建议更为实际:"如果你所在的公司被收购了,那就拿了钱以后再走;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打算对外收购,那就立马走人。"

    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全球十大企业并购案

    宣布日期         总价值(十亿美元)         收购目标           收购方
    2005年1月28日               56.86             吉列             宝洁
    2004年12月15日              43.65       内克斯特尔         斯普林特
    2004年12月7日               27.92   意大利移动通信       意大利电信
    2004年12月20日              26.10             PSEG           Exelon
    2004年12月15日              25.38          Guidant             强生
    2005年1月31日               15.69             AT&T         西南贝尔
    2004年12月16日              13.37      Veritas软件         赛门铁克
    2005年1月31日               11.50       旅行者人寿       大都会人寿
    2004年12月19日               9.32         尤甘斯克   贝加尔金融集团
    2004年12月23日               7.22      KBC银行保险          Almanij

    注:数据包括目标收购公司的净债务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美国企业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