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预测--今年GDP增长率约为8.5%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 10:05 证券时报 |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昨日发布“中国市场形势动态分析”四季度报告。报告指出,当前市场总体形势是要巩固宏观调控成果,注重解决深层次矛盾。报告预测,2005年全年GDP增幅约在8.5%左右;CPI将温和上涨,全年预计3%左右;粮食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价格在高位小幅波动;能源市场需求增速回落,供求趋于好转。 报告预测,2005年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在8.5%左右;
报告预测2005年CPI涨幅约为3%左右,但和经济的高速增长相比,属温和上涨,不会形成全面的通胀。2005年,由于预计粮价基本稳定,使占CPI中33.6%权重的价格相对稳定,加之上年价格“翘尾”影响较小(仅为0.8%),使得CPI不会大幅度上涨。而对CPI上涨影响较大的服务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均由政府调控,因此在上涨的节奏和力度上是可控的。上游价格传导影响虽然有所增强,但在供求关系和“买方市场”等因素作用下,传导的力度也较有限。 对于能源市场,报告分析认为,2005年能源需求增速将有所回落,能源供求形势将比2004年有较大缓解,预计全年发电量同比增长12%左右,煤炭产量同比增长8.5%左右,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0%左右。预计煤炭和电力价格仍将呈上升趋势,国际油价波动幅度将有所放缓。 报告评价说,2004年市场运行基本上是健康的,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动基本上在合理区间和可承受或可控制的范围内。但市场运行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如引发投资过度增长的机制还未理顺,农业和粮食增长的根本制约因素未完全解决,能源、基础原材料和运输紧张状况并未根本缓解等,这些因素都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为此,报告建议,2005年政府完善调控机制,应更多地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巩固宏观调控成果,慎用强制性行政手段;在调控政策实施中,既要防止过热行业投资的反弹,也有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要弱化地方政府投资膨胀的动因。“有保有压”政策要继续坚持,努力改善短线资源的供给,运用市场力量配置资源。抓紧制定投资体制改革的实施细则,给企业更多的投资决策权。报告还建议,在“双稳健”政策实施过程中,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预防金融风险,又要满足和保证经济增长对财政、货币、信贷增长的客观要求,防止为保稳健而将财政和信贷管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