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疆区国民经济增长质量总体评价的新思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 10: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 |||||||||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较明显,人们过分注重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却忽视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现在“可持续发展” 的观念已被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人们不仅仅满足现有的发展,还更关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自身生存环境的变化。本课题从有关经济运行状况、经济效益、能源消耗、社会效益等方面出发,着重研究了近年来新疆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并就如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
一、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的选择 经济增长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持续增加的过程。它反映了该地区物质资料与服务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这种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相应的调整基础之上的。它包括三个层次意义:第一,经济增长是物质产品生产能力的提高或国民生产总值能力的提高;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源泉;第三,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调整是经济增长从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充分条件。 经济增长质量是与经济增长数量相对而言的,经济增长数量用快慢来衡量,而经济增长质量则用高低来衡量。经济增长质量是一个动态概念,对它的评价应该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来说,是指一定时期经济发展过程和结果是否达到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相应程度;从主观方面来说,是指人们对于经济增长的满意程度。由于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因此,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主客观综合标准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 (一)经济发展状况指标 1、经济增长波动率。稳定的经济增长之所以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内容,是因为:过度的经济波动对经济的动态效率损害很大,一是破坏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二是加大了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经济过热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冷又会造成高失业率。 经济增长波动率=(本年经济增长率-上年经济增长率)/上年经济增长率 2、产业结构。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前提,这表现在:其一,产业结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并最终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无法取得规模效益,从而导致社会生产率低下。此时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是靠增加投入而不是靠结构效益来取得的,显然不是高质量的增长。其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必然会导致经济活动所创造的GDP的结构不合理,这时的经济增长虽然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却无法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3、市场发育程度。市场发育程度是指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程度。市场机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构成要素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对市场运行及市场主体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在市场经济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发育程度越高,其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竞争力就越强。 4、物价波动率。它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物价波动的总体水平。 物价波动率=Σ某年度价格总指数涨(跌)幅度/某时期内的年度数 说明:选择物价波动率指标是因为稳定物价不仅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而且也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标志。 (二)经济效益指标。 1、投入产出率。它反映的是全社会经济活动中全部投入所产生的净增加值。 投入产出率=净增加值/全部投入*100% 净增加值是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三者之和。全部投入既包括固定资产的投入(以固定资产折旧表示),又包括流动资产的投入;既包括物质的投入,又包括劳务的投入。 2、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职工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计算公式: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3、工业经济效益。包括综合经济效益、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 4、投资效率。指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分析指标。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投资率过大,会使当期的投资需求过分膨胀,导致总需求过多地超过总供给,形成通货膨胀压力;投资率过小,经济的积累能力,经济发展后劲的增强又缺乏物质基础。 5、能源消耗率。它反映的是每生产一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要消耗多少能源。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标志。 能源消耗率(吨/万元)=能源消耗量(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 (三)社会效益指标 1、生态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消耗。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自然资源的不同要素在经济活动中,为生产与消费提供着各种资源功能;另一方面,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就业弹性。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高敏感度的弹性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来反映,即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对就业的增长量。 3、居民收入差距程度。收入差距扩大乃至贫富悬殊的问题一直是近几年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之一。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一方面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另一方面又可以照顾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消除人们在利益上的心理对抗。但如果差距过大,突破合理的度,就必然走向两极分化。 二、新疆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评价 (一)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逐步增强。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是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过度的经济波动对经济的动态效率损害很大,一是破坏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二是加大了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经济过热时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冷时又会造成高失业率。经济增长的稳定与否一般用经济增长波动率来反映。 从1985年到2003年的18年间,新疆区经济增长由波动较大逐渐趋于平稳。这期间有9年的波动率在-0.02~0.02之间,有3年的波动率超过了-0.04~0.04的范围。在近期(1999年-2003年)由于宏观调控成效显著,经济运行增长波动趋于稳定,连续5年波动率基本维持在-0.02~0.02之间。新的周期明显拉长、波幅降低。 近年来新疆区经济逐步走出低谷,步入新的增长时期。GDP增速由前几年在7%-8%徘徊上升到2003年的10.8%。2004年上半年再创12.9%的新高。新疆在全国的位次由前几年的倒数第二、三位上升到2003年的第十七位。表明新疆区的经济增长稳定性逐步增强,增长质量不断提高。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整体层次仍较低。 在过去的20年里,新疆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经过了由第一产业为主导的一、二、三型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二、三、一型产业构成的过度和演变,并逐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新疆三次产业结构一直是以一产为主导的大农业格局,1985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8.4:35.7:25.9。1991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农业,1992年,第二产业比重也开始超过一产和三产,跃居第一位。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三次产业对新疆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呈“三足鼎立”之势,主导型产业还未完全形成。1997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标志着新疆正式开始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并逐渐向高级化演进。2003年,三次产业比重演变为22.0:42.4:35.6,其中,工业所占比重为30.4%,基本形成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居重要位置的产业结构。再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构成看,由1985年的64.2:15.8:20.0发展为2003年的55.1:13.3:31.6。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 新疆区的产业结构得到逐步优化,但整体看层次较低,内部构成不合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从横向比较看,虽然与全国差距有所缩小,但产业结构层次仍然较低:三次产业比重与全国的差距由1985年的+10.0、-7.4和-2.6演变为2002年的+3.7、-9.0和+5.3。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新疆区第二产业发展尤其不足,层次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新产品开发能力差,在其内部结构中传统工业所占比重大。集中表现为资源开采及初加工工业所占比重大,轻工业比重小。新疆区第三产业虽然比重高,但三产内部结构不合理,批零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仍较大,特别是服务业中国家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所占比重偏大,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6.3%。而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综合技术服务业及科学研究部门明显不足,信息产业、旅游业、证券业等新兴产业尚处于刚起步阶段。 3、市场发育程度偏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但与全国相比,尤其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新疆的非国有经济比重、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程度、经济的外向化程度均相对偏低,政府的干预程度偏大。据有关部门测算,新疆市场化程度指数仅为2.9(1999年),居全国倒数第3位,在西部12省区中居第9位,比位居全国第一的广东省低5.4个百分点。目前,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约为75%~85%,经济体制转轨比较成功的国家市场化程度一般在70%左右,而新疆非公有经济占GDP的比重只有23%左右,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发展严重不足。在生产资料中价格由市场决定部分的比重为68%,而全国平均水平达到84%(2002年)。反映了新疆区的市场化进程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4、物价波动幅度较大。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与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 1985-2003年新疆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涨幅为7.2%。经济学术界一般认为价格总指数涨幅在3%-5%的属于温和或爬行的通货膨涨,涨幅在5%-10%的属于中度或比较明显的通货膨涨,涨幅在10%以上的属于严重的通货膨涨,百分之几十甚至百分之几百则属于恶性通货膨涨。19年来新疆区的价格总指数涨幅在3%以下的有4年,在3%-5%之间的有4年,在5%-10%之间的有5年,在10%以上的有6年,其中涨幅最高的是1994年的26.7%。可见新疆区的物价波动是比较大的。 (二)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1、投入产出率分析。 投入产出率是全社会经济活动中全部投入所产生的净增加值。 近20年来,新疆区的投入产出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由1985年的48.6%降至2003年的38.0%,下降了10.6个百分点。最低的年份是2002年,为34.3%,但高于2000年全国30.2%的平均水平(因投入产出调查全国是每5年做一次,故用此年来做参考),2002年的资料显示,新疆区的投入产出率高于东部沿海27.7%的平均水平,与西部十二个省市的平均水平相当。 新疆的投入产出率高于全国和东部沿海地区水平,这是由于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同造成的。一个地区投入产出率的高低受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影响较大,在通常情况下,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率较高,达到60%左右;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率一般为40%左右。新疆区产业结构的特点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高于全国水平、第二产业低于全国水平,但具体从二产内部分析看,新疆区工业占GDP的比例虽然只有30.4%,低于全国近15百分点,但重工业占的比例很大,达到80%左右,其中石油、煤炭等资源开采所占比例较大,为60%,而这些行业的增加值率能达到60-75%之间。由于新疆区第一产业和采掘业比重大,其增加值率又高,导致投入产出率高于全国和东部沿海地区水平。 2、劳动生产率分析。 劳动生产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集中体现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基本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2003年,新疆区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5713元/人(按可比价计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3045元/人)。由于新疆石油石化工业产值已占全部工业产值50%以上,其劳动生产率比其他工业的要高出很多,若从全疆工业产值总量中扣除中央石油石化企业,不仅地方工业的总量大大缩小,且工业经济效益也大大降低。2003年,新疆工业扣除石油石化企业后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2352元/人,只有石油石化工业的1/5,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企业规模看,新疆区2003年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9648元/人,中小型企业分别只有35181元/人和25737元/人,大型企业远远高于中小型企业。 3、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近几年来,在宏观经济环境利好、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新疆工业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势头。2003年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571亿元,比2000年增长31.9%,年均增长9.7%,占GDP的比重为30.4%。工业盈利水平继续提高,200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额达2096.68亿元,比2002年增长8.1%,尤其是实现利税总额大幅增长,比2002年增长51.7%。2003年,全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2.72,比2002年提高了35.56点。 纵向比较,新疆区工业发展速度不慢,但横向与全国及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在资源配置优化程度、成本费用利润率水平等均处于明显劣势,企业总体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尤其是扣除石油及相关行业后的地方工业发展缓慢,效益不佳。工业经济总量小,2003年工业增加值列全国各省区市第23位。 2003年新疆与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对比 效益综 总资产贡 资本保值增 成本费用利 合指数 献率(%) 值率(%) 润率(%) 全国合计 144.67 10.5 113.48 6.25 上海 195.8 12.01 113.4 7.93 浙江 159.25 12.44 125 6.52 广东 152.06 10.42 111.21 5.28 新疆 172.72 12.01 120.26 14.92 #轻工业 72.64 4.39 96.57 0.68 重工业 200.72 14.49 125.03 18.2 #除石油化工外 92.53 5.86 116.8 2.86 从综合经济效益指标看,新疆的工业经济效益高于全国平均值28个百分点,说明新疆区工业经济运行良好,但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03年为72.64,重工业为200.72,其中采掘业的经济效益最高,为393.86,其资产贡献率也最高,为24.82%。工业经济效益是由采掘业支撑,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效益显著。说明新疆区工业经济尚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如果剔除石油及其相关行业,新疆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只有92.53,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4.67)。 (1)制造业不发达,高新技术装备的现代制造业比重较低。 2003年,新疆区纺织业产值占轻工业产值的比重仅有25.6%;纺织服装、鞋、帽业占0.4%;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产值占1.3%,这与新疆棉毛生产大区、全国四大牧区之一的称谓不相适应,更不用说轻工纺织业大路货多、精深加工产品少。重工业中的加工业产值2003年仅为127.37亿元,占重工业的12.2%,大量的原料以初加工形态输出,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在新疆本地形成最终产品较少。出口交货值仅占销售产值的2.8%,新产品产值只有1.2%,远远低于全国近年10%左右的水平。新疆制造业很不发达,工业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结构,只采选,没加工或少加工、初加工而没有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 (2)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发展滞后。 从全国范围看,改革开放以来东部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发展,与非公有制的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据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每年乡镇企业的产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都在70%以上,东西部差距以及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发育规模和程度上的差别。新疆的非公有经济发展近年来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国和发达省市相比,发展仍然缓慢。2003年新疆区非公有制经济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6%,比全国2002年的平均水平还低43.4个百分点。 4、投资快速增长,投资效率下降。 新疆区近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66亿元,年均增长17%,高于GDP增长9.6个百分点。仅“十五”前三年累计新增固定资产2028.35亿元,为“九五”时期的94.6%。投资增长速度由1999年的2.9%迅速上升到2000年的14.2%,2001年的14.7%,2003年的23.3%。2004年1-8月又达到25.1%,投资拉动的主导特征较明显。 近几年新疆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但投资效率下降。“十五”前三年,新疆区每百亿投资带来的GDP增量为16亿元,而全国为20亿元,说明新疆区每单位投资带来的GDP增量要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新疆的投资完成额增速并不低,但对本地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带动作用却微乎其微。由于新疆区在投资过程中需要的大量的原材料、机器设备,除了水泥、沙石等一些低级产品由本地区提供外,其他几乎都来自内地省区。如庞大的西气东输工程、石油大开发以及大量的水利建设等工程形成的巨大的投资市场需求并未造就出新疆的强势产业,也未见优势产品脱颖而出。从事投资工程建设的绝大部分人员来自内地,对本地就业人口增长的带动作用较小,形成的收入也都被民工带回内地,对本地居民收入的增长作用不大。 造成新疆投资效率下降的原因是: (1)由于历史的原因,新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欠帐太多,近几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较大,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所占的比重非常高,2003年达到了64.6%,而基础设施建设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其投资效益体现较慢,影响到短期投资效益。 (2)投资回收期长、回报率低。受特殊地理自然条件限制,与内地省区相比,新疆在高速公路、铁路、电信电缆的铺设、房屋等的建设上不仅投资成本高,而且利用频率相对较低,其投资收益率要远远低于内地大多数省区,投资回收期也相应要远远高于内地省区。 (3)投资体制不完善。从新疆区目前投资体制现状看,大部分地县为了地方局部利益,把主要精力放在从上级的投资和信贷盘子中“拿钱”,而不考虑项目本身的可行性,使各地、各部门以及资产经营者对项目的审批过程的关心胜过对投资结果的关心,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不充分。由此导致一些地方及企业盲目投资那些一时畅销的产品项目,在市场变化后,造成产品的滞销、积压;另外一些企业在对一些项目的技术评估、经济评估中只重视主体工程评估而其他配套条件落实不够就仓促上马,使一些项目投产后效益不佳。例如,南疆的果酱厂,在其所需原料杏子品种不统一,种植面积及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仓促上马投产,造成企业吃不饱,满足不了设计生产能力,形成不了规模效益。 5、能源消耗率分析。 近十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加快,新疆的能源消耗率呈逐步下降趋势,1995年全区能源消耗率为3.31吨/万元(折算成标准煤),到2003年下降到2.16吨/万元,说明新疆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努力降低能源消耗的成效显著。 新疆万元GDP的能源消耗率(单位:吨/万元) 年份 1995 1998 2000 2001 2002 2003 能源消耗率(折标准煤) 3.31 2.94 2.43 2.35 2.27 2.16 但从横向比较看,新疆的能源消耗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新疆区能源消耗总量为4064.43万吨,能源消耗率为2.16吨/万元,其中工业的能源消耗率为4.08吨/万元。而全国2003年此项指标分别为1.43吨/万元和2.22吨/万元。近几年,我国的能源消耗已是非常巨大了,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而新疆的能源消耗又是全国的1.5倍。据此可以认为新疆区的经济发展仍是以能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 (三)社会效益 1、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质量的恶化会造成人们生活质量的迅速下降,因此在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环境代价。 (1)沙漠化。新疆的沙漠面积已由解放初的3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目前的43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4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森林生态功能下降。草场退化面积每年达30万公顷,草场面积仍以每年13.76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甘草面积已由50年代的200万公顷减少到50万公顷,目前仍以每年2.4万公顷的速度在被坏。 (2)重污染。迅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导致了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的下降。2003年,新疆的GDP仅占全国的1.6%,居25位,但新疆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88.19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934亿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64亿吨。2003年,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中可吸入颗粒物为0.127毫克/立方米,位居全国31个城市第17位;二氧化硫0.097毫克/立方米,位居第23位;二氧化氮0.055毫克/立方米,位居第19位。新疆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6.2亿元。 (3)水资源利用率低,地下水开采过量,水土流失严重。新疆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西北部的产水量占全区产水量的93%;6-8月的来水量占全年水量的50%以上,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失调,造成水资源利用率很低。新疆区种植业的灌溉方式仍是以漫灌为主,为满足灌溉需要盲目大兴土木修建水库,或是对地下水不加节制地过量开采。造成的后果是地表河流断流、地下水位迅速下降,致使曾经水波荡漾的罗布泊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神秘消失、生命顽强的胡杨林大面积枯死、水土流失严重、浮尘与沙尘暴等灾害天气频发。 2、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轻工业的特点是劳动密集型,而重工业具有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特点。新疆一直是一个重工业占主导地位的地区,其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力明显衰减,1995年底新疆区工业的就业人员为97.49万人,到2003年下降到64.36万人,减少了33.13万人。新疆区就业弹性系数长期以来保持在0.15左右,按经济增长8%测算,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大约在16万人左右。据统计,2002年新疆区每年下岗失业人员需在城镇就业的约为36.5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转移到城镇就业的约为25万人,外来劳动力需城镇就业的约40万人,这样新疆区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将达到100万人,而2003年全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只有37.09万人(含兵团),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新疆区统计失业率通常只有3.8%左右,而实际失业率远不止这个数。较高的失业率大大削弱了经济增长给人们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现象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贫富不均,导致了居民消费水平不高。 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增长,新疆区的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越来越不合理的趋势。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之比由1990年的1.98:1扩大到2003年的3.43:1,高于全国2002年3.11:1的比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同时在农村和城镇居民各自内部,贫富不均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城镇中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之比为7.10:1。2003年农村居民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之比为26.5:1。由于城镇居民还有各种福利收入和补贴,尤其是城市高收入群体的住房等非货币福利收入所占比重仍然较大,且没有被统计到个人收入之内,而农民收入中扣除生产投资费用后,真正可供消费的收入实际上更低,因此城乡之间实际的收入差距会更大。 由于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特别是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缓慢,导致新疆区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与全国相比明显滞后,十年(1993~2002)的增长速度比全国低2.9个百分点。增速的低下导致了新疆区居民消费水平与全国水平相比差距的不断扩大:1993年以前高于全国水平,1994年以后低于全国水平。差距最大的是2000年,比全国水平低747元/人,占当年新疆区居民消费水平的28.2%。尤其是新疆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全国水平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由1993年的64元/人扩大至2002年的734元/人,2000年以来这个差额已占新疆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50%左右。新疆区城乡消费对比较为悬殊,2002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4.1倍,而当年全国的这一数据为3.5倍、东部地区为3.0倍、西部地区为3.8倍。 综合上述分析,改革20年来,新疆经济实现了年均10.1%左右的高速增长,比全国平均水平快0.7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并不高,高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与生产规模的外延式扩大。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长效率总体还较低,结构调整步伐仍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率高,生产技术比较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过高,投资效率、地方工业效益下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等。 三、新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症结分析 (一)利益短期化。 由于核算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不完善,人们在认识上的偏差,使一些地区存在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进而又将经济增长等同于GDP的政绩观,没有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首先,部分地区领导在迫切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些发展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造成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更大耗费,环境的大范围污染、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另外,一些地区的招商引资项目往往是外来企业,它们只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不考虑企业对当地造成的不良外部作用。如,澳洋科技企业在玛纳斯县生产化工产品,造成玛纳斯河的严重污染,自治区环保局已责令其停产,但两年过去了该企业仍在继续生产。第三,一些地区领导和农户均从自身利益出发利用自然资源,政府只考虑财政收入的增加,农户只考虑自身生活需要和收入的增加。如纷纷建立非法的冶炼厂、小钢厂、小煤窑、小水泥厂、纺织厂、滥采滥挖中草药、过度放牧等等。这种从短期来看,能给当地带来利益,但它对环境污染严重,没有达到最优规模效益,从而浪费资源,给全区整体利益造成损失。 (二)体制因素 在新疆区经济活动中长期存在着中央、兵团和地方三大经济利益主体,都有着各自的集团利益。他们为了各自的既得利益,各自为阵,不仅在机构设置上存在重复现象,而且更突出的是在工业发展项目上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全疆工业企业单位布局过于零乱。加之新疆工业经济长期以来始终是资源主导型结构,各利益主体为了各自的短期利益,不可避免的把发展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工业作为主打方向,过度聚集发展而形成。如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提出要投资建设西部棉纺城,同时,相距几十公里的兵团阿拉尔市也在建市之初就规划兴建棉纺厂。这种产业和产品同构的现象在全疆范围内比比皆是。企业之间明显缺乏有效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等内在的产业联系,没有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新疆经济增长质量较低,关键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新疆区产业结构具有典型的资源型、初级化特征,传统产业占绝对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凤毛麟角,整体产业分工处于全国产业链的最底层次。缺乏核心竞争力,且地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在传统产业中,农业粗放式耕作,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品质不高,畜牧业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养畜的基本格局。第二产业企业组织小而分散,制造业不发达,尚未完成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高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相对发展滞后;主要工业技术装备落后,据有关资料表明,新疆工业技术装备居国内一般水平或落后水平的占70%以上。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吸纳就业能力不强,新兴服务行业发展不足。2003年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35.6%,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也低于国内许多省区40.0%以上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需求潜力的发挥。 (四)企业研发能力不足 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年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60-70%,是新疆区经济的主要力量。但从总体来看,新疆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不活跃,多数企业尚未自觉地把技术进步与创新纳入竞争机制,关键生产技术和装备落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很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少;全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总体规模较小。 新疆区大中型工业企业2003年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9.0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同口径)。其中用于R&D研究的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国际上一般认为,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不到1%的企业难以生存。由此可见,新疆区企业对R&D资金投入水平普遍偏低,表明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主要以引进、模仿和技术维护为主。从长远看,这种对外技术的高度依赖和自主开发能力的严重不足,必将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使企业整体缺乏竞争力。 (五)人力资源素质不高。 新疆自然资源丰富,可是这些潜在的资源优势总是难于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这种现象,除了客观原因外,最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人本身”的问题--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一方面是有技术、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匮乏;另一方面,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如建筑施工、室内装饰装修等凡需要有一定劳动技能的行业大多被外省区劳务人员占领。 四、改善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新一届政府一再强调,要把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上。基于此,经济增长不是目的,而是发展的基础,目的在于富民强国。仅有数量和速度的增长而没有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就会出现增长失调,出现制约发展的的局面。新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基本思路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提高就业、社会福利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加快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规模扩张型向效益质量型的转变,实现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与时俱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经济发展对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客观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经济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对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因此,各级党政部门要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放在自己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树立“强区富民”的思想,把增强自治区综合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目标和归宿。完善核算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实施政府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监控机制。不能单纯用GDP一项指标衡量经济社会发展,要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加快推进市场经济建设,运用竞争机制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市场经济是在竞争中运行的,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经济质量的竞争。生产经营者为了赢得市场,会千方百计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政府部门和经营者为了赢得投资者,会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新疆区经济增长质量低,与我们的市场经济不发达、缺乏充分的竞争有密切关系。据统计,新疆工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1%,市场化指数只有3.15,距最高的广东省(8.4)差距很大,居全国30个省区市倒数第一(不包括西藏)。因此,我们要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打破企业所有制等方面的界限,让生产经营者充分展开竞争,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从外延增长转变为内涵增长,从粗放发展转变为集约发展,由单纯依赖外部投入推进转变为由内部挖潜和机制创新促进。目前新疆经济主要还是外延增长和粗放发展,能耗物耗多,资源和投资浪费严重;发展经营不计成本,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缓慢。因此要提高新疆经济增长质量,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建立以高科技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淘汰落后设备,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和环境污染低的企业,将高投入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效益型和科技型经济。 (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布局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一是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化、规模化、加工化为方向,发挥高效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生态经济。力足新疆农业特点和农业资源优势,将农产品加工作为主导产业和突破口,通过重点发展农产品的精加工,兴办一批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产品的附加值和效益,达到提高农牧民纯收入的目标。二是工业结构调整要以多样化、集约化、工业化为方向,要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大力培育和发展石油化工、重化工、特色食品加工、轻纺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要加大工业发展的广度,挖掘工业发展的深度,在企业规模、形式、种类和所有制构成上要多样化、主要支柱产业要集聚化,提高全疆工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提升工业发展层次和效益,增强工业市场竞争力。三是服务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在保持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商贸、运输、通讯、公共服务等基础性服务业和旅游、金融保险、文化体育、教育、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从全局看,要总体调整与区域调整相结合,避免新一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地区结构调整坚持非均衡协调发展和优化经济布局的原则,继续推进天山北坡经济带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乌鲁木齐大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扶持南疆三地州贫困地区的发展,积极争取国家重点支持,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加快伊犁河谷经济区和天山南坡石化工业带的开发,发展全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促进融合型经济的大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把握好如下几点: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消费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带动下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二是打破行政和地区垄断,依法清除产业进入壁垒和退出障碍,为产业结构调整疏通制度瓶颈。三是认真搞好投资结构和信贷结构的调整,从投向和资金源头上防止产生新的结构扭曲。 (五)加大科研开发与应用的力度,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最重要的是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新疆区的具体情况,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狠抓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尤其是在种植业方面要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的新品种和灌溉技术,在畜牧业上要推广胚胎移植技术,提高牲畜的良种率;2、大力推动工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并运用到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中;3、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加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4、突出重点与特色,摆脱固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新疆区的畜牧业、林果业、旅游业等优势行业上取得跨越式发展;5、加强高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大力培育创新主体,进一步做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试验室以及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建设。 (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建立劳动力市场:必须消除城乡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形成开放性、流动性、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者能够根据自身利益和特长自主择业,从而平抑区域部门之间的工资率及相应的收入差距。 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收体系,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即:征收个人所得税,政府直接使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征收财产税,在原有的房产税、车辆使用税、契税基础上增加遗产税和赠予税;征收商品税,将税负转嫁给商品购买者和消费者。政府在进行收入再分配时,应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把有限的资金进行重点投入,加强欠发达地区基础建设,广开致富之路。 建立最低工资制,规定用人单位向招聘职工支付工资水平的底限,防止收入差距拉大。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既可解决失业、年老、疾病、等因素造成的收入差别,也可以消除居民在社会转型期的不安全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险金由雇主、企业、个人、政府提供,社会救助为收入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居民提供,社会福利是政府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而提供的经济支持。以上措施有利于调节各阶层的收入差距。 城乡平衡发展。采取资源平衡发展的战略,建立新型的工农交换关系;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打破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改变分配有利于城市的不平等格局。 关注弱势群体,治理非法收入。解决收入差距的关键是要把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提高,因此必须关注贫困阶层:城市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多方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调整收入再分配制度,使财富由富裕阶层流向贫困阶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