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市场能否出现重大转机仍取决于政策--春节后市场环境分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 08:06 证券时报

    2005年的股市面临宏观调控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可能继续加息、汇率机制浮动范围扩大、新股询价制度实施及大规模扩容造成的压力等不确定因素。利好与利空的交织,似乎不能确定股市运行的方向,但市场能否持续上涨,可以从推动股市上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从基本面来看,2005年的周期性行业大多会出现景气回落,宏
观调控造成经济增长放缓,将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势头,这就决定了从上市公司基本面无法提供股价持续上涨的原动力。

    从资金面来看,管理层近几年在开拓资金入市渠道、培育机构投资者上做了大量工作,但从长期效果来看,都属于制度建设,即解决了各种合规资金入市的法律问题,并不促成股市资金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相对于庞大的社会资金来说,股市从来不缺资金,缺的是对股市持续上涨的稳定预期。排除了基本面和资金面,不难发现,春节后股市能否形成重大转机,仍然取决于政策面。

    政策面期待重大突破

    去年以来在推出和落实“国九条”方面也出台了较多政策举措,从国务院高层到证监会主席,都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股市的走强发表了积极乐观的看法或表态,但为什么没有推动股市持续上涨呢?原因是虽然累积的政策效应终将对证券市场和股市运行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如果回避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问题,政策面没有重大突破,股市就不可能出现真正转折!

    股市进入了“新旧”和“牛熊”的转轨期,走势是痛苦的。管理层称之为“新兴+转轨”,转轨是个痛苦和漫长的过程,中国也需要时间来完成证券市场的制度性重建。管理层认识到股权分置是境内证券市场与境外市场的主要差异,然而如何解决仍面临巨大的决策风险,走渐进式之路是合乎现实的选择。

    A股估值水平与国际接轨

    虽然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投资者的信心,但并不能改变长期合理的估值水平。未来市场的非流通股流通问题,巨大的A股、H股B股的价差问题,都是市场不能逾越的障碍。因此,市场突破过去几年的箱体走势必须要制度政策的根本变革。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基本融入世界经济这个大家庭。进出口贸易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重的逐年提高,使得世界经济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不断加强。经济的联动性将使得不同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也在加强。同时,以QFII、QDII为代表的资本市场的相互开放,使得国内的和国外的投资者,进行跨市场投资的成本正在降低。

    资本在不同市场的自由流动,对不同市场的估值水平和评价标准将产生直接冲击。另外,投资群体的多元化所带来的投资理念的融合和趋同,也将推动国内证券市场的估值标准向国际成熟市场靠拢。事实上,中国沪深股票市场虽然经历了三年多的调整,其中蓝筹股投资价值开始显现,但整体市场存在着结构性高估问题。预计中国证券市场随着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剧,结构性调整仍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询价发行加速市场化进程

    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和国际化速度可能因IPO寻价制度而加速。其导火索是超大型国企的整体上市,IPO询价制度的实施将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2005年是改革年,金融企业和央企将逐步进入A股市场,为市场提供新的蓝筹公司的同时也改善中国股市的品种结构。

    市场化进程的加速,预计股市的结构性调整还会继续深化,最终将逐渐体现出"优质优价、劣质劣价"的市场特点。许多劣质企业继续漫长的回归之路,而业绩稳定增长的核心蓝筹股仍是资金追逐的目标,市场将继续演绎二元结构的特征。

    辨证看待扩容压力

    IPO询价制度的实施将为大型企业上市融资打开大门,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二到三年里,大型企业的上市融资是市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市场健康发展也需要大型蓝筹企业,关键是如何解决长远发展与市场短期承受能力的矛盾,把握好企业筹资与市场资金供给的平衡,有效化解扩容对市场带来大的冲击,维护市场良性循环。对管理层来讲,双向扩容是必然的选择。从长远来看,大型企业的境内上市将提升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对市场并不构成利空,市场也期待领袖型企业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长期投资的对象。

    全流通渐行渐近

    《非流通股转让规则》的出台实质上是拉开了国有股减持的序幕,实际上,困扰股市的根本问题--股权分置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一是社保基金面临资金来源枯竭的问题,急需要资金来源,目前已经盯上惟一还剩下的资源--多年积累下的国有资产。二是股市的顽疾已经累计到无其他良药可救的地步,就象今年多个利好出台都无法挽救市场颓势,股市正常的融资功能不能正常实行,这可能促使管理层痛下决心解决股市的根本问题。另外经过3年的熊市,市场已经逐步具备承受全流通带来的压力的心理准备,因此今年可能成为国有股减持最好的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避市场国际化、全流通可能带来的风险可能是目前投资者最优先考虑的问题。从近期管理层传达的信息来看,今年在解决全流通的问题上实现股市政策面的重大突破是完全有可能的。

    经过长期调整,流通股的股价大幅下跌,越来越逼近每股净资产,使得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之间的利益分歧大大减少,解决全流通问题的时机日渐成熟。在尽可能保护流通股东利益的基础上寻找全流通方案成为必然,管理层提出的A股含权的想法就体现了这一原则。全流通问题的长期搁置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其结果不仅导致遗留问题本身的积重难返,加大将来解决的难度,更造成其它的股市政策失灵。

    在预期今年政策面有可能实现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我们仍应关注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管理层最终如何解决全流通问题。目前市场上流传若干种可能的方案,在管理层做出最终的决策之前,方案的选择始终都是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在方案明朗之前仍然是影响股市的不确定因素。二是全流通问题解决的时机选择。很多研究者指出05年很由可能解决全流通问题,即使如此,选择上半年还是下半年对股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近期推出的新股询价制度对股市影响较大,我们认为,上半年解决全流通问题的可能性较小。

    机构博弈可能出现新的动向

    价值型投资的理念会随着基金、QFII等主力机构资金实力的增强而不断强化,毕竟在资本市场上实力才是一切。2003、2004年两年的行情都表明了这一点,虽然这两年超跌个股的反弹对价值型投资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但没有基本面支持的行情还不具备动摇价值型投资理念的底气,只会成为过江龙资金速战速决的一种选择。同时,在确立了自身的市场主导地位之后,基金在市场中似乎已经找不到可以匹敌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将出现基金阵营的内部进行不同的博弈,这将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大盘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