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山黄圃打造中国腊味食品名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 16:00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本报讯驻中山记者 孙莉报道:全国最大的广式腊味生产基地中山黄圃近日喜获“中国腊味食品名镇”国字号金字招牌。以泰和、银华、今荣为代表的全镇200多家生产腊味及配套产品的民营企业在2004年为黄圃创造了超过10亿元的产值,产品畅销世界各地。

  食品产业越做越大

  据了解,黄圃年产腊味5万多吨,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上规模企业就有28家,其中泰和、银华、今荣等企业已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腊味行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冷冻储存业、包装印刷业、水产品养殖业、制糖业、酿酒业、肠衣业等的发展,使黄圃镇以腊味为代表的食品产业越做越大,成为特色明显的区域产业经济。为提高腊味行业的聚集效应,黄圃镇实行强强联合,致力引导腊味企业入园入区生产经营。把所有腊味企业集合到示范基地内生产发展,建立农户(基地)、冷冻库、科研、质检、信息、加工(制作)、包装、仓储、市场(销售)等产供销一条龙发展体系,逐步形成聚集发展的态势。据悉,全镇有13家腊味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2家腊味企业通过了QS认证,有8家腊味企业被评定为卫生量化管理A级单位(免检),53家腊味企业被评定为卫生量化管理B级单位,每年腊味卫生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黄圃腊味企业还纷纷建立起质检管理制度,规定所有检验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并且由质量计量监督检验部门核发上岗证,现时全镇共有专职腊味质量检验人员1025人。

  腊味系列产品不断丰富

  近年来,黄圃民营企业纷纷引进专业化的搅肉机、灌肠机、真空包装机、金属探测器、微波杀菌等设备,推广太阳能蒸汽热锅炉加温烘烤技术以及新型的低温干燥技术,许多企业生产流程还全部采用电脑化管理,并建立起企业自己的质控室。据统计,腊味企业的技改和研发经费逐年提高,近年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的5.12%。通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了生产能力,也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使腊味生产由原始的手工制作逐步走向现代化、规范化、规模化。泰和腊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献章表示,公司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仅用于厂房建设、太阳能烘房建设就达650多万元,缩短了腊肠生产周期,节约能源,又提高了产品质量。据介绍,现在黄圃腊味通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已由原来单一的腊肠品种发展出50多个系列品种。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的泰和腊味食品有限公司目前生产的产品就包括腊味系列、腊鱼系列、腊家禽系列、蛋类制品系列、天然生晒酱油等品种。(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