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5年长三角经济前瞻(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 14:15 中国化工网

    2005年,长三角区域将朝着一个方向迈进,长三角经济存在两大利好,呈现三个发展趋势。

    一个方向:长三角扩容乃大势所趋,“泛长三角”进一步成型。

    2004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五次会议修改长三角城市“峰会”章程,将“长三角协调会由长江三角洲地区15城市组成”修改为“长三角协调会由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和其他城市组成”。这意味着协调会的成员构成发生了重大调整,将不再局限于15个“元老”城市,而是扩张到长三角地区的地级以上的城市和“其他”城市。随即,安徽的合肥、马鞍山,江苏的盐城、淮安和浙江的金华、衢州6市向长三角经济协调会递交了入会申请。长三角固有的“15+1”模式必将让位于“15+n”模式。

    观察人士预测,“15+n”中的“n”究竟是个怎样的子集?是泛指所有长三角地区地级以上的城市,根据自愿原则,只要提出申请,就天然地成为长三角成员,还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指标因子,才能“入盟”?这一问题将会在2005年得以明确,“泛长三角”会进一步成型。由“长三角地区城市和其他城市”构成的新长三角,其边缘必将延伸到长江沿岸乃至流域内更深的腹地。这使得长三角发展越来越需要更大的腹地问题得以解决,长三角一体化将因此向前推进一大步,在更大的舞台上,每个经济体可能更容易归位。业内人士预测,2005年完全有可能成为“泛长三角”区域进入实质性运作的一年。

    两大利好:长三角区域规划率先进入国家战略序列,沪、苏、浙合作心态更趋于务实。

    国家已在“十一五”规划中率先启动长三角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这是一段时间内长三角区域发展最大的利好因素。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的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从国家总体战略出发,明确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重点解决区域内各省市普遍关注而单一省市不能很好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建立区域内产业布局的问题,并建立促进区域发展的完整有效的政策措施。长三角区域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将同步建立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明确实施主体、实施办法和实施条件,使得规划具备约束力。2005年将是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制订年,有了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契机,长三角区域内此前因单边无法解决、多边解决乏力的老大难问题,会浮出水面,并将在国家层面上被提上解决的议事日程。国家规划的积极意义是:加强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已不仅是沪苏浙三省市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努力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共同需要。这必将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其二,沪、苏、浙在重新审视自身中走向更大的务实。“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每个地方都要把一体化放在重要的位置。”这几成长三角政府官员的共识。上海正在“转身”,“大上海”意识被“长三角”意识逐步取代,上海认定“只有首先融入长三角地区,才能更好地融入全国、服务全国;只有主动融入长三角地区,才能抓住机遇、共享机遇,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不是虚言,而是有所指的。上海洋山国际集装箱港建成在即,这样一个超大型深水港口一旦运营,必需海量的集装箱吞吐来维持其正常的物流运转。这导致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地需要腹地。因为物流必须以产业为支撑,腹地越广,产业聚集会相对越多。正因此,上海对长三角一体化空前看重。

    尽管内在驱动不同,江苏与上海在将长三角腹地“泛化”到长江流域这一大方向上,“完全一致”。南京急需在扩大腹地中扩大自己的吸附圈。与马鞍山、合肥、九江等沿江城市相比,南京的优势地位明显,一旦长三角扩容,长江中下游的城市大多会在南京的辐射圈内。这既符合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思路,也符合从东到中辐射传递、统筹发展的中央精神。

    浙江则在“重新审视长三角在全国和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中发现,必须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产生更强大的集聚效应,走出一条更具特色的“长三角”发展之路。

    这两方面的有利因素将推动2005年的长三角经济朝一体化方向迈得更近。

    三大趋势:“世博蛋糕”开切、长三角“三通”启动、区域内要素流动加快

    具体说,趋势之一:“世博经济蛋糕”开始被端上长三角“餐桌”,进入实质性切分,长三角联动将更进一步。

    6年后的上海世博会成了长三角各地加快接轨上海的催化剂。世博会30亿美元的直接投入、100多万平方米的场馆建设以及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相关投资300亿美元。这块巨大的蛋糕成了长三角合作新的载体,有助于促动长三角联动。《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早已签署,浙江抓住“世博经济”的契机,加快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方面与上海的对接:杭州在规划、交通、市场、产业和环保等方面全方位加大接轨上海的力度,宁波海陆空全面接轨上海,不仅将架起杭州湾跨海公路大桥,还将建成通往上海方向的杭州湾铁路跨海大桥。湖州为分得杯羹,新近还专门成立了“湖州市服务上海世博会办公室”,争取在服务世博经济、促进旅游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信息资源共享和区域规划等方面与上海开展更广泛合作。2005年,世博会场馆建设等基础性、辅助性工作都将正式启动,围绕“世博经济”,长三角一体化将向纵深发展。

    趋势之二:长三角“三通”将进入关键启动年。

    2005年,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是长三角区域合作的七项专题之首。长三角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通”将进入后期操作,全面实施为期不远。长三角将不再设省(市)际的主线收费站,在入口处给车辆发放通行卡,在出口处直接读卡缴费,中间再无收费环节。长三角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后,减少收费环节,道路将更畅达。在任一入口上了高速公路网,两点之间最远距离,车辆在3小时内即可到达。此外,沪杭甬高速公路正在由4车道改为8车道;上海A7公路连接沪杭高速公路的出省段已完成施工可行性研究,还有一条被称为沪杭高速“复线”的杭浦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也已开始。

    “旅游一票通”梦想不远。按照2004年长三角旅游集散中心(企业)合作协议,3年内,长三角16个城市将各建一个旅游集散中心,形成旅游联动体系,达到真正意义上“一票到底”的旅游服务。2004年底,江苏已由无锡、扬州、镇江、南京、江阴、苏州6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共同建成“江苏省旅游集散中心(企业)协作联盟”,向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结算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交通一卡通”渐行渐近。“交通一卡通”三地交换平台研发协议已正式签署。这个项目可以在不改变各地已经使用的IC卡基础上,较好地解决结算问题。研发工作今年已正式启动。一言以蔽之,2005年将是为长三角“同城效应”打基础的关键一年。

    趋势三:区域内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长三角合作框架2005年最可能在哪一方面获得突破?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眼下,长三角加快构建统一开放大市场已势不可挡,第四次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已明确将“强化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列为下一步需要统筹协调的重点内容。完善区域市场准入和质量认证等标准体系,建立区域性的商品、资本、人才、劳动力和技术市场,为推进区域内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提供平台,以及协同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都将成为2005年长三角经济合作的着力点和亮点。可以预见,2005年的长三角,要素的社会流动性将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活跃性大幅度增强。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长三角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