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钢联可转债发行 冰火两重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 10:00 上海证券报 | |||||||||
去年11月招行和钢联可转债(CB)在沪的发行和上市,两只CB的发行日期几乎重合,IPO时的资金争夺和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也同样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招行拟筹资65亿元(改写了单只CB融资纪录)的CB却吸引了2600亿资金,中签率0.6%;而同期发行18亿的钢联CB仅吸引到103亿资金,中签率达15.86%。分别刷新了当年单只CB冻结资金量的峰值和谷值。招行CB网下配售的超额认购倍数达到了164.3倍
从两公司的业绩指标来看,招行转股价9.34元,按其前三季每股收益0.37元、全年0.50元测算,市盈率约19倍;钢联转股价4.62元,以其前三季每股收益0.532元、按全年0.65元测算,市盈率仅7倍,怎么说也是价廉物美。 再比较两CB条款的差异:①修正条款:钢联CB约定,只要在任意30个交易日中有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转股价的90%(五年中这是很有可能出现的),董事会就有权向下修正转股价,并且修正次数不限(公司千方百计欲确保转股成功的意图昭然若揭);而招行CB限定在发行后三年内不对转股价格进行修正(其主营业务干的就是揽储放贷,何况利率成本如此之低,转不了股也无妨)。②利率水平:五年期年利率招行CB从1%递增至2.5%;钢联CB从1.3%递增至2.6%,也比招行的高。③价格调整:招行CB招募书中特别注明,其当期的转股价将不随基准股票的派息而向下作(除息)调整;而钢联则与(除招行以外的)众多发行CB的公司一样,在条款中设定了股东派息时将相应下调转股价格的约定。两者条款的优劣对比也是显而易见。 那为什么冷热差异如此之大呢?有人说,公司的基本面是最主要因素,资金愿意流向基本面更好的企业CB;还有人事后分析说,这与公司所属的(周期性)行业背景有关。笔者对此均难以苟同,至少这并非是主要原因。 前面详析的公司业绩、CB条款不就是CB投资者要考虑的基本面吗?汽车也算是周期性行业了吧?那么正处景气下降期的江淮汽车(资讯 行情 论坛)所发行8.8亿元CB时不也照样创下了当时中签率的新低吗(0.175%)!难道银行业就是天之骄子?更何况内地银行业还面临着加息周期开始的痛楚。我们知道,经济的发展有周期性变化的,但即便有周期性的行业,也绝没有周期性的企业。如若当初是换了宝钢发行CB,我相信情形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那招行、钢联差异何在?IR。 君不见,曾因"百亿CB事件"而马失前蹄的招行,在基金哗然、舆论沸扬的受挫之后而"顿悟"。此后,是拜访基金、网上路演、修改计划,让投资者理解,与投资者沟通,……公司事先在私下里作了多少努力!高管们所编织出的公司绚烂前景更是让投资者憧憬不已,此刻媒体雪片般的褒奖评论犹如免费广告。 与之形成明显反差的是,钢联则显得冷清、被动,加之本来其市场知晓度就不高,且给人一种唯集团大股东是从的国企形象。尽管在"关键时刻"公司也做了些企业形象广告,但无可奈何花落去。 是啊,平时如不注重IR,届时扔多少钱下去也难弄出声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