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试错”谁来交学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 09:30 证券时报

    记得有人在谈询价问题时发表过这样的高论:“我们相信,在询价制度安排之下,不会再出现当年发行市盈率88倍的那种不理性的情况。市场有个试错过程,通过不断试错,最终找到一个合理的价格。”

    对于这种试错的观点,笔者难以认同。如果试错的成本是千百万股民被深度套牢,上万亿的财富灰飞烟灭,这样的试错投资者能承担得起吗?

    不可否认,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有其独特性,有些政策的制定有其历史发展的原因,在政策制度上应该允许去试,不是说要摸着石头过河的嘛。所以,在股市的政策制度上适当地“试”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行的。但是,这种“试”必须要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首先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能让数千万股民来为新股发行价格等试错政策买单。

    中国股市从开创以来,就一直强调融资功能。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上市公司的发行一直延续着高定价的方式,甚至出现了按照88倍市盈率发行的股票,即使最近数年内,新股的发行市盈率也基本上保持在20倍左右。可是,现在却强调合理定价,那么以前在高定价基础上发行的股票又如何在市场中定位呢?低市盈率发行虽然暂时维护了融资功能,但是却导致股市整体定位体系的错乱,更导致了2005年开市以来,连创新低。所以,这种试错其实是在用数千万股民的切身利益和血汗钱来试错,希望今后少来点这样的试错。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询价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