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杰弗里·加滕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已经开始动摇美国的霸主地位,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为美国注入科技发展动力,美国为代表的老牌高科技国家为了应对中国的冲击,必须优先解决中等教育、研究经费、政企关系等问题
近期,各大媒体的头条经常被有关中国的报道占据。中国越来越高的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与美国在纺织品出口和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成为最热门的新闻。但是,有
一个事实几乎被媒体忽略了,中国正在逐步成长为一个超级科技大国。如果以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中国很有可能赶超美国,取代美国科技霸主地位。
1985年,中国政府提出要发展高科技产业,赶超西方先进水平。1992年到2002年的10年间,中国日趋接近高科技顶峰。美国的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近年来越来越难申请,与此同时,中国在科技研究上投入的经费已然翻了一番。每年,中国在海外取得理工科方面博士学位的学生增长14%,而且这种增长是建立在美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逐年下降的基础上。当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开始下降,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每年增长22%。如今,美国学校取得理工科博士学位的学生中有25%是中国人,即使考虑到有部分中国学生没有归国打算,这部分人才仍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中国科技人才的缺失。除了科技人才以外,科研经费流向也能说明问题。中国有大量的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到微晶片、电脑软件和信息安全系统等高科技产业最热门的领域。
除了人才和经费的因素,西方高科技公司也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这些跨国公司丰富的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资源成为中国科研环境改善的幕后推手。举例来说,通用电气公司在中国建立27个实验室,用来研究和开发从合成材料到分子模型不同领域的产品;微软公司在中国有近200名研究人员;思科、IBM、英特尔等公司都设立了庞大的中国研究机构。
就目前这种情况,有相关人士指出,科学研究和实验发展已经进入了全球化阶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科技强国在中国建立研究机构只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步骤。中国正在撼动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同时,中国可能促使美国为了应对挑战加快发展,从而提高全球科技水平。
然而,美国要保持目前的高科技绝对领导地位不是容易的事,必须优先解决几个问题。首先,政府必须为高科技产业提供更多财政支持,尤其应该体现在政府财政预算上。其二,美国目前中等教育中存在的理科教育比较薄弱的情况也必须得到改观。另外,政府和企业之间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和交流,以期共同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实际上,以上这几点正是美国政府上世纪80年代面对来自日本的科技挑战时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今天,面对越来越多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实验发展资源外流到其他国家,美国政府应该开始考虑延续80年代的做法。
进入科技全球化时代,高科技跨国公司的立足点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这点往往引起公司原属国政府和公众的不满。但是,跨国公司所牵涉的受益面更加广泛,甚至能够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美国目前需要做的不是担心跨国公司把科学研究和实验发展资源带到中国,而应该从自身发展做起。美国历史上科技发展最快的两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正是前苏联和日本高科技发展迅速一度动摇美国科技领先地位的时候。今天的中国就像强心针,能够给科技发展进入滞障阶段的美国注入竞争的动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全球科技发展。惟一值得人担心的是中国这剂强心针高科技发展速度不够,达不到应有的药效。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1月26日 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