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工程机械行业进入高风险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 10:47 证券时报

    主持人:莫 及

    嘉宾:华夏证券研究所 郑贤玲

    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

    主持人:工程机械行业在经历4年高速增长后,到2004年第二季度,由于受宏观调控影响而出现下滑。那么,这种影响有多大?

    郑贤玲:这一次宏观调控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处于快速发展的工程机械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这不仅仅是短期的业绩下滑,而且使企业正常的发展计划遭遇了较大程度的破坏。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土地资源的限制、银行收紧信贷使客户支付能力下降影响产品销售;另一方面,工程企业资金紧张可能导致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应收账款困难,坏账比例增加。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除了正在扩建的项目搁浅以外,企业资金来源也难以按原计划的得到保障,融资也可能出现困难。

    当然,宏观调控对工程机械行业也并非尽是负面影响,站在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来看,国内工程机械企业过度分散、良莠不齐,行业需要通过整合来提高集中度,改善竞争环境。在行情好的时候,大部分企业都可以赚钱,优势企业也忙于生产疏于内部管理,行业出现调整有利于工程机械行业内整合和企业内部管理的完善。

    面对收购兼并大趋势

    主持人:2003年以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生了一系列的重组并购,有同行业的整合,也有跨行业的并购,有国内企业的联合,也有与外资的合作。重组并购在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工程机械行业的主题,那么,它对这个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郑贤玲:国内工程机械过度竞争的局面必然导致大量的收购兼并,这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遗憾的是大部分企业都选择行业景气高点进行收购兼并显得缺乏理性。在行业景气高点时进行的重组并购对收购方来说显然要比行业低谷时的收购成本要高得多,重组双方谈判的筹码也不一样,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大部分缺乏经验和实力,等到这次宏观调控可能出现行业整合机会时,大部分企业都没有了可以用来收购的资金。

    而在这一点上,国外企业显得要比国内企业有经验得多,尽管卡特彼勒等跨国公司对中国同行已经窥视多年,但他们的收购兼并始终都很谨慎,预计未来几年国外企业将在行业处于相对底部时实施低成本收购,并将大大改变行业内的竞争格局。

    总体向上趋势不会改变

    主持人:有观点认为,宏观调控具有时段性和过渡性,未来10年工程机械行业总体向上的趋势不会改变,您怎么认为?

    郑贤玲:这一点其实在行业内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城镇化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在未来10年乃至20年以内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宏观调控主要是根据能源供应的瓶颈所采取的短期缓冲措施,而不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停止。宏观调控对前两年爆发性增长的态势肯定形成了较大的影响。近期除房地产项目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能源采掘用装备需求下降以外,国家大的工程项目都在有条不紊地实施。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的项目也已经启动;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的目标也不会改变,工程机械的需求仍然较大,只是政府对全社会发展的节奏进行了调整,工程机械行业将回归到理性增长。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外资融合的过程中逐渐成熟,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土地成本优势,未来面对的市场不仅是国内市场,而是全球市场。所以,我认为,工程机械企业遭遇寒流创伤将是短期的。但此次调整可能改变行业内的竞争格局,未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将被拉开,行业内齐涨齐跌的现象将会改变。

    投资风险在增大?

    主持人:在2005年,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将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投资者应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

    郑贤玲:统计数据表明,工程机械需求与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高度相关,但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当固定资产进入上升通道时,工程机械增长幅度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下降时,工程机械需求下降幅度将超过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幅度。一般来讲,国家宏观调控的时间不会少于两年,我们认为2005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不会放松,工程机械需求难以乐观。由于2004年第一季度基数较高,预计2005年第一季度全行业将出现负增长,上半年也难有大的起色。不过此次宏观调控对行业的挫伤在2004年6-8月份是最为严重的,10月开始停止了下跌的趋势,开始逐步恢复理性增长,所以,预计2005年月度环比下降的趋势将得到遏制,下半年单月同比将有望恢复理性增长,预计全年全行业基本上与2004年保持持平或小幅增长。

    预计上市公司销售收入基本上与行业的走势保持一致,由于规模经济效应被削弱,上市公司总体上利润可能出现下降。但各子行业具体表现也有差别,叉车行业受宏观调控的影响相对较小,预计2005年安徽合力(资讯 行情 论坛)仍有10%左右的增长,公司股价随行业整体下降得到充分调整,可以增持;混凝土机械企业较铲土机械企业受影响轻,主要企业三一重工(资讯 行情 论坛)和中联重科(资讯 行情 论坛)针对宏观调控及时调整公司战略。预计三一重工2005年仍然能够维持10%左右的增长;中联重科产业链相对较长,2005年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预计能够维持20%以上的增长。但公司项目积压部分资金,再融资计划可能难以按预期实施,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增加,建议积极关注。其他工程机械企业仍将处于困难时期,目前市盈率已经较低。但从上一次宏观调控的影响来看,桂柳工A、厦工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等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持续5年左右的下降,因此,建议投资者谨慎观望。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工程机械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