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缺钙”、“送礼就要送健康”……每天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使人们对保健品的功能半信半疑,更有一些企业保健品“高科技”光环被戳穿,让人们对保健品彻底失去信心。“保健品还有救吗?”此话题一时为业内所担心。
实际上,中国保健行业近两年来一直期待着在“乱军”中突围的机会。1月21日,中国保健行业协会评出了“珍奥核酸”等十个“中国保健行业名牌产品”,但业内人士认为,保
健行业的“名牌”还远不是“中国名牌”,我国保健品行业的整体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
近年来,违法的保健食品广告屡禁不止,违法发布率居高不下,人们对这种欺诈行为越来越反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建立起严格的审查制度,开展对保健食品广告的专项治理。
这个“乱轰轰”的保健品市场却是一个“大蛋糕”。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2004年我国保健行业产值达到500亿元,随着人们对生命质量的重视,保健品的市场将更为广阔,而从社学意义上来看,国务院地区经济研究中心的报告说,一个年产值3亿元的保健品企业,可以提供1万人就业,上缴4千万元税收,降低5亿元的医疗保险费用。
撇开商家逐利的本能,单就提高人们健康水平而言,打造中国的保健品名牌已成当务之急。来自中国国际名牌协会的统计,目前我国547个名牌产品中还没有一个是保健品。在名牌概念中,不见得有名就是名牌,此次中国保健协会煞费苦心评出了“十大保健行业名牌产品”,被评上的十家企业代表风风光光上台领奖,按照规定,此名牌产品称号的“有效期”为两年,已获“殊荣”的产品如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其名牌产品将被取消。
乍看上去,中国保健协会在“乱军”种突围的勇气可嘉,但保健品行业长期用“广告轰炸”“高科技光环”给人们造成了‘骗子”的印象能否根除,保健品市场长期以来“抑劣有余而扬优不足”的行规能否改观,还需要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作者:葛素表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