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江南大宅门(连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 02:38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陆士虎

  三十孙中山逝世后,张静江转而扶持蒋介石,进入了政治生涯中严重失误的阶段。当然,这既有特定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也有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蒋介石原是陈英士麾下一位得力亲信,张静江和陈英士都是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亲密战友,既是同乡,又有金兰之盟。陈英士遭袁世凯暗杀后,蒋介石十分悲痛,他失去的不仅是兄长、密友和导师,而
且是个人前途至关重要的保护人。在寻找新的依靠的时候,他自然把目光投向了张静江。张静江对蒋介石也早有结纳之意,孙中山在广州任大元帅,张静江就把蒋介石推荐给孙中山,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张静江力举蒋介石任校长。可以说,张静江对这位盟弟也像对孙中山一样,都是在其最困难的时候大力相助的,因而蒋介石感佩盟兄“不出微言,使闻者自愧”,对其怀有“敬惮之心”,视张静江为“恩人”、“导师”。当时,张静江对蒋介石与各派政治力量的角逐尤为关注,惟恐骤行不义的盟弟会陷入进退失据的窘境,遂三下广州,扮演起军师的角色。1926年5月,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张静江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蒋介石称这位盟兄为国民党元老,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这是张静江政治生涯的顶峰。按理说,张静江应该隆重庆祝一番。然而,他却淡然处之。因为这并不是他甘愿所走的一步。为了稳定风雨飘摇的局势,为了介弟集党政军大权一身,他只是暂且当个过渡者。1926年7月6日,张静江以足残不能站立行走为由,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提出辞呈,改选蒋介石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但在北伐期间,中央主席仍由张静江代理,坐镇广州,成为后方策划反共阴谋的核心人物。蒋介石对盟兄“北伐之际,居守中枢”、“倡言清党”,以及帮助自己奠定朝基的“功绩”更是感激不已,称之为“安尼斯仗”之人。

  当然,张静江对于国民党内的分裂,也一直是有看法的。但当时已造成骑虎难下之势,他感到自己跟着蒋介石竟然骑到了虎背上,不禁哑然失笑。为了顾全大局,他力求不宜同武汉公然闹翻,希望宁汉两方(一方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一方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和解,避免党内两个派系分道扬镳。可惜汪精卫这次并不买账,决心不弃汉赴宁,受制于蒋。宁汉的分流完全公开化了,张静江也只能徒叹奈何!

  就在蒋介石以闪电式的动作,悍然于1927年发动“四·一二”军事政变的那个晚上,当他回到夫人陈洁如处的时候,正遇上张静江造访。

  两人隔桌对坐,沉默良久。

  张静江轻叹一声,打破了沉默:“介弟,汪精卫恐怕对你这个总司令不太放心?”

  蒋介石闻到了盟兄话里有话的火药味,说:“这正是我的一块心病,请二兄拿个主意。”

  “忍!”张静江点燃了一支雪茄烟,边抽边思索。突然,他瞪了蒋介石两眼,用食指在桌面上缓缓地写了四个字。

  蒋介石双眼一眨不眨地跟着张静江的食指在动。

  “你再写一遍!”张静江又用食指划了一遍。“以退为进?”蒋介石盯着张静江问。“对!你应当退居幕后,先稳住汪精卫,这才是上策。”

  “难啊!……”

  “我看也没有什么难嘛!汪精卫最怕什么?还不是怕你手中握着数十万的兵权!为了让他放心……你先做个姿态给他看看……”

  “这个姿态怎么做呢?怎么个做法才能使他相信呢?”

  “是否这样———你先发个通电,号召全体国民革命军官兵拥护他汪精卫。”

  蒋介石似乎开窍了,颇有些激动地说:“我,我怎么把这着棋忘了呢?”

  张静江觉得言已尽此,遂起身告辞。但蒋介石没有像往常那样送客。张静江走到门口时,回头望见这位雄心勃勃的盟弟已合下双目,神情木然地坐着,一动也不动。

  次日,蒋介石就拟就了号召全体国民革命军官兵服从中央、服从汪精卫的通电,并立即公布于世。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公开发表下野宣言。这使我们不能不想起四个月前张静江劝导蒋介石“以退为进”的政治策略。从蒋介石作出“这个姿态”到半年后重又复出的历史事实,不难悟出其中的奥妙所在。

  张静江紧步蒋介石后尘,马上与胡汉民、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等国民党元老离开南京返回上海。虽然张静江也退出政治舞台,但他的退出仅是职务上的,他仍在为盟弟“以退为进”操心,包括参加各派为政治角逐而召开的种种会议。可以说,当时的中国风云变幻,瞬息万变,应当大书特书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了“秋收起义”。这正是共产党人在中国社会最黑暗的岁月之中,首先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进行武装斗争,而且先在山区农村开展起来,在中国革命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

  然而,深知“以退为进”真谛的蒋介石一方面让张静江、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去对付汪精卫,另一方面却在宋子文的支撑下在日本建立了一个新的联合体系———以英、美等国为背景,以江浙财团为依托的蒋、宋、孔为支架的蒋氏王朝的“基石”。此时,老谋远虑的张静江为盟弟极力拉拢北方的军队实力派冯玉祥。这正中蒋介石的心怀,也许是他们的不谋而合。毋庸置疑,张静江是蒋介石1927年“以退为进”的主要智囊人物。

  其实蒋介石只有在危难之中才真正需要这位盟兄,而张静江却总是鼎力相助的。在后来的“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扣于西安,南京的国民党要员们各怀心曲,政坛一片混乱。陈果夫于危急中与cc派骨干商议,提出“中央必须有重心,其重心人物在此时以张静江先生为最宜”。于是就派人将已很少过问政事的张静江从上海接到南京,再次坐镇“中枢”,支撑蒋氏王朝度过危局。只是由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迅速返回南京,这才使张静江失去了为他“献替”的最后一次机会。

  (未完待续)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1月21日 第十六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