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常州2004:居民收支稳步增长 生活质量继续改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 14: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近年来,江苏常州市坚持把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要务,着力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创造条件,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年年有新的提高。据市统计局城调队对市区300户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常州市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67元,比上年增长13.8%;人均消费支出为9878元,比上年增长10.5%。居民生活质量继续改善,住房、家电、旅游、教育、通讯以及娱乐休闲消费日益成为居民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

    一、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2004年,常州市陆续出台了包括提高离退休金标准、提高企业工资指导线、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等在内的多项政策措施,促进和保障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的就业渠道有所拓宽,理财意识明显增强,居民家庭收入呈现多元化的增长格局。

    1、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工薪收入是常州市城市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三分之二左右。2004年,常州市市区居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增长势头良好,对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较快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居民人均工薪收入为9451元,比上年增长16.4%,高于可支配收入增幅2.6个百分点,在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67.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在工薪收入中,人均工资及补贴收入为9397元,比上年增长16.8%;其它劳动收入为53元,比上年略有下降。

    2、财产性收入增势强劲。尽管股市已经连续多年严重不景气,银行利率也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居民经营性资产的增多和投资渠道的拓宽,常州市城市居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仍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抽样调查显示,2004年,市区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达429元,相当于上年的3倍,其中股息与红利收入达30元,相当于上年的8.4倍;其它投资收入达110元,相当于上年的2.4倍;利息收入达36元,相当于上年的2.1倍;出租房屋收入达105元,比上年增长56.9%;其他财产性收入达142.0元,上年同期为0元。

    3、转移性收入增势平稳。2004年,包括离退休金(养老金)收入、社会救济收入以及提取住房公积金等在内的居民转移性收入人均达3352元,比上年增长7.4%,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达23.9%,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在各项转移性收入中,人均社会救济收入为89元,比上年增长44.3%;人均捐赠收入为268元,比上年增长20.3%;人均赡养收入为122元,比上年增长30.3%;人均离退休金(养老金)为2710元,比上年增长9.4%;人均提取住房公积金33元,比上年下降57.2%。

    二、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特点

    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居民消费的持续升温,促进了居民家庭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改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常州市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位置,全年人均消费支出分别比列第2至第4位的苏州、无锡、南京高出95元、361元、152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546元。

    1、食品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生活的日益富足,使城市居民在饮食上更加注重科学性和保健性,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开始接受和追求高蛋白、低热量、低脂肪的膳食结构,居民的营养摄取更为科学均衡,各种保健食品、营养食品、绿色食品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肉、禽、蛋、水产品、果蔬消费量逐年上升。2004年,常州市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达3673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肉禽蛋及水产品类人均消费987元,增长11.0%;蔬菜类人均消费310元,增长5.6%;干鲜瓜果类人均消费238元,增长10.1%。受粮油价格大幅上扬的影响,居民家庭粮油食品类消费支出明显增加,全年人均消费粮食60公斤,比上年增长2.4%;人均粮食消费支出达201元,比上年增长36.5%。

    2、交通通信消费增势依旧。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汽车和移动电话价格的大幅下调和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也使得居民的消费欲望持续提升,交通和通讯消费继续成为居民家庭消费的热点。2004年,常州市居民人均交通与通讯消费支出达1181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人均通讯支出达486元,比上年增长14.0%;人均交通支出达695元,比上年增长11.1%。截止2004年末,每百户市区居民家庭私人汽车拥有量达2辆,固定电话(包括小灵通)及移动电话拥有量分别达109部、118部,比上年末增加9部、6部。

    3、娱乐休闲消费持续升温。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继续改善,业余时间的文体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旅游休闲、健身锻炼逐步成为常州市城市居民家庭的时尚消费。抽样调查显示,2004年,市区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368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人均健身活动支出8元,比上年增长47.0%;人均旅游消费支出341元,相当于上年的2倍。由于外出旅游的增多,居民在外用餐消费支出也大幅增加,全年居民人均购自饮食业的消费支出达743元,比上年增长了37.2%。

    4、居民居住消费快速增长。近年来,常州市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商品房价格持续走高,激发了居民买房、换房的欲望,住宅消费日益成为城市居民家庭的消费热点,而一大批中高档楼盘的开发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的消费需求,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2004年,常州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费支出达1043元,比上年增长27.7%;人均购建房支出为2579元,比上年增长5.4%。截止年末,市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7.6平方米,有92.3%的居民家庭拥有一套自主产权住房,12.3%的居民家庭拥有2套及2套以上房屋。居民的住房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拥有浴室、厕所的住房比重达到91.0%,拥有空调设备的住房比重达到83.3%,居民生活用管道煤气、液化石油气的普及率达到100%。

    5、家庭装备消费日趋高档。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住房条件的改善,使城市居民对体现现代生活色彩的家庭装备消费需求日益增加,而且在添置家居用品时更加追求时尚化和环保型,购买家用电器时更加注重高档化和智能型,居民家庭用于更新和添置家庭设备方面的支出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常州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达856元,比上年增长47.7%,其中人均购置家用电器支出331元,比上年增长50.6%。大多数居民家庭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已完成更新换代,空调、微波炉逐步普及,电脑、摄像机等新型家用电器开始进入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截止上年末,常州市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63台、电冰箱(包括冰柜)99台、空调器133台、组合音响33套、淋浴热水器89台、微波炉84台、摄像机2台、电脑43台,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居民收支增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常州市城市居民收入及生活消费支出已经连续数年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但居民收支增长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比较突出,特别是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住房、教育、医疗等大额开支预期上升导致居民消费意愿有所下降,食品涨价对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等,有必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1、贫富差距依然十分明显。抽样调查显示,2004年,常州市市区20%的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137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8518元,20%的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250元,人均消费支出为5111元,高收入家庭收入、消费水平分别相当于低收入家庭的5.4倍、3.6倍。从消费构成看,高收入家庭已经步入享受型生活阶段,而低收入家庭仍然停留在温饱层次,20%的高收入家庭在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家庭设备及用品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人均达7930元,相当于低收入家庭的6倍,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达42.8%,高于低收入家庭16.8个百分点;而低收入家庭衣着、食品、居住等基本生活消费支出所占比重达到61.9%,高于高收入家庭14个百分点。

    2、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机制仍处于改革完善的初期,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一系列改革的推出,使得居民的风险预期和消费预期明显上升,在较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即期消费愿望。到2004年为止,常州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已经连续三年低于收入增长,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由2001年的80%下降到76.8%,而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则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2004年人均存入储蓄款达3560元,比上年增长45.7%;居民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即消费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重)为59.8%,比上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目前一些高收入家庭消费意愿不强,低收入家庭消费能力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当数量的居民家庭对收入增长的预期不乐观,消费行为仍比较保守。

    3、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有所下降。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行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2004年,常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创多年来新高,尤其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价格以及其他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上升势头,由上年的36.2%提高到37.2%,上升了1个百分点。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必需性开支大大增加,实际生活质量有所下降,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市20%的低收入户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2524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1.3%;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9.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常州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